近期热点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六:找准目标,协调好全局与局部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五:ERP是工具,理解、应用是基础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四:让数据变为信息
·ERP走向深入访谈之三:深化应用,业务蓝图是关键
·企业知识门户建设和趋势有奖调查
·Inventor夺宝(第二期)
 相关文章
·航空工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设计
·信息集成与分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以CIMS为主导的制造业五种技术改造发展趋势
·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CIMS工程实施与应用
·钢结构零件生产CAM/MIS集成制造系统
·飞机全数字样机设计并行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相关博客
·CIMS应用集成平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关新闻
·
IBM收购CIMS拓展IT服务管理市场
·
龙岩卷烟厂上千万元备战CIMS
·
海林集团启动CIMS工程
·
460万 厦船重工将实施CIMS
·
460万 厦船重工将实施CIMS
·
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发布会在京召开
 相关热贴
·PDM在CIMS中的作用或地位是怎样的?
·erp与cims的关系
·Help:想定刊物:制造执行系统-CIMS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ERP,MRP,CIMS认证
·cims信息分类编码问题!!
·文章评论:实现CIMS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制造业与信息化 -> CIMS
 
CIMS与SMT生产
发表时间:2002-7-4 鲜飞   来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关键字:CIMS SMT生产  

    一、引言

    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给电子产品制造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现代电子制造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得以生存发展,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向用户提供质优价低的产品。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业基础行业的PCB板组装行业,近年来开始引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简称CIM)技术,在CAD设计系统与PCB组装生产线之间建立有机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减少从设计到制造的转换时间,实现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的集成控制,从而快速得到低成本、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

    二、CAD/CAM集成

    现代电子生产企业的设计部门几乎全部采用CAD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生产制造部门也大量使用贴片机、插件机等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但这两个部门很少相互了解需求,许多信息不能共享,在企业间往往形成了两个“自动化孤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交货周期必需缩短,生产成本必需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在这两个孤岛间建立联系,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加强生产前的缺陷分析,减少产品返修率。而要在CAD设计系统和生产自动化这些“自动化孤岛”间进行信息流的连接,拆除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之间的“隔墙”,只有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来实现。

    20世纪70年代,美国Joseph Harrington博士首先提出了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理念。它的内涵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但是,基于CIM理念的系统CIMS,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得到重视并大规模实施。CIMS是以数据库为中心,借助计算机网络把设计环境中的数据传递到各个自动化加工设备中,并能有效地控制和监督这些自动化设备。利用CIMS就可以建立起生产部门和设计部门之间的联系,这可以通过CAD/CAM系统的集成来实现。如前所述,SMT生产线中的许多设备是属于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设备,这就为计算机辅助制造进而构成CAD/CAM集成系统提供了可能。事实上,SMT生产线中加工设备编程所需的大多数数据完全可从CAD系统的有关数据文件中获取。例如,元件在PCB上的坐标位置、角度、物理特征参数和电气参数等。这些数据量很大,有些特征数据是不同加工设备都需要的,如贴片机、点胶机、在线测试设备均需要元件在PCB上的坐标位置。因此,利用CIMS的原理及技术,建立CAD/CAM集成系统,直接从CAD系统的数据文件中提取、整理、变换、优化相应的特征数据,并根据具体设备编程数据格式要求或N/C指令的格式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接口通信软件,传送到加工设备的控制计算机中供编程时直接调用或直接驱动数控加工设备。这样,不但节省了数据准备及编程时间,并且由于能直接处理CAD设计文件,提高了装配精度,故障率也大幅降低。

    三、管理信息系统

    SMT生产企业常采用准时生产(JIT)、优化生产技术(OPT)等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柔性制造、成组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是从JIT发展起来的更加先进、全面的理念,比较适合SMT生产。
    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的增加,生产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MRP II(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发展、演变形成的功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的制造企业MIS系统。ERP以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成为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今SMT企业改进管理和构成CIMS系统首选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由于SMT行业生产的特点,采用JIT进行现场管理还是比较合适的,通过JIT与TQC的结合,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目前,ERP软件均含JIT模块,且支持混合生产方式的制造环境。此外,ERP中的计划、库存、采购和销售等计划经营模块功能还是很必要的,特别是财务模块,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分析以及帐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ERP中,也包括了质量管理模块,对SMT合同制造企业来说,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很重要,因此,在ERP系统实施中一定要与ISO9000系列认证工作一起进行,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质量意识。有些ERP软件也是按照ISO9000质量、程序文件要求设计规划的,因此,质量体系认证准备工作本身也对ERP实施起到促进作用。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在ERP的C/S基础上,构建C/S/Web,进而构筑Intranet。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及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缩短企业与外部市场贸易周期。21世纪,在业务流程重组(BPR)、敏捷制造、动态联盟及供应链系统的帮助下,将形成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获利的生产经营模式。
    ERP中的产品数据管理模块与PDM(产品数据管理)商品软件有些功能相似、重叠。它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应用角度考虑的。但也为CIMS系统中ERP与PDM的集成提供了一些共同的基础数据。

    四、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企业生产经营的数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程数据,另一种是管理数据,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但由于EDA、ERP及CAD/CAM集成系统等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数据是在各自软件内部使用,并不能通用、共享。PDM通过企业最基础的产品数据将工程数据和管理数据连接起来。PDM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与产品有关的过程集成到一起,对于整个企业信息的查询、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解决了数据的共享问题。CIMS集成的主体是数据的集成。PDM的数据仓库、产品配置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CIMS集成提供了基础。但PDM的主要功能还是在CAD工作流程的管理上。如设计规划、分工、审核、归档和提档等流程管理使设计更规范、效率更高,易于实现并行设计、分工协作等。如果企业的设计能力很强、新产品品种多且产品结构复杂,PDM的作用就更容易显示出来。总的来说,对于合同制造企业,是否实施PDM应具体分析,不可盲目追捧。

    五、CIMS的实施

    SMT企业实施CIMS工程应在充分调研和认真分析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总体目标及总体规划。并与技术力量雄厚且有CIMS实施经验的单位合作进行实施,才能少走弯路。对于新建的企业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应以高起点、高技术的CIMS系统作为首要目标,眼光远一点,意识超前一点。而老企业技术改造则应具体分析,根据企业实际进行实施。长远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是CIMS实施的总体原则。在CIMS的实施中,人是关键,也是决定因素,要求领导重视、普遍参与、重点突出、责任明确、相互协作,CIMS实施才能成功。CIMS实施的第一步是信息的集成,在工程数据、管理数据标准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的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过程集成与企业集成。
    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来创建企业的文化和凝聚力。建立团队组织,精诚协作,使企业更加稳定、高效的向前发展。在CIMS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于很多拥有SMT设备的电子企业来说,将CIMS引入到SMT生产中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CIMS能提高产品质量、设备有效利用率和柔性制造能力,大大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和投入市场的时间,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IMS在SMT生产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