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14.0工程实例解析与常见问题解答
查看您的阅读历史
- 类别:
- 产品创新数字化
- | 关键字:
- CAD/CAM/CAE
ANSYS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强大的求解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ANSYS软件是一个集结构、热、流体、电磁和声学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该软件很好地实现了前、后处理,分析求解及多场耦合分析统一数据库功能。同时,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分析设计类软件。ANSYS软件可广泛应用于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成形、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工业及科学研究等领域。ANSYS 14.0是目前最新的ANSYS版本,不仅为当前的商业应用提供了新技术,而且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放大工程、模拟最复杂的工程产品和高性能计算(HPC)。
本书以工程实例为载体,向读者详细讲解了ANSYS的静力学、动力学、材料非线性、接触分析、屈曲分析、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热-结构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并详细讲解了ANSYS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全书内容全面新颖,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能做到以理论指导软件操作,让用户不但知道如何操作,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本书实例工程背景强,讲述循序渐进,应用领域广泛。通过学习,读者可逐步提高自身的ANSYS操作水平及利用有限元分析理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最终具备在结构分析领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本书几乎涵盖了ANSYS应用的所有分析类型,读者阅读完本书就能够使用ANSYS进行产品分析。本书编写时采用了目前最新的ANSYS 14.0版本,所涉及的知识也都是基于最新版本进行介绍的,在讲解分析过程中,结合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和命令行操作两种模式,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全书共21章,18个工程实例,覆盖了大部分工程问题,也详细地讲解了一些热门问题,如切削分析、三维裂纹、热障涂层、轮胎与路面动态接触分析、搅拌摩擦焊接模拟、金属塑性成型、网格重分,并配有详细的讲解视频教程,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复杂问题的分析流程和技巧,领会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思路,并能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本书适合于初、中级用户入门与提高阶段使用。全书主要由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张洪才撰写,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的刘宪伟、王海鹏、程华、钱永产、尹奇、金顶云和黄健,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的蒋陆德,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邢彦斌。编者长期从事CAE的研究工作,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整理完成本书内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宝贵的文献,编者对文献作者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作者向所有参与和关心本书出版的领导、老师、亲人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难免在写作方式和内容上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重分网格技术
在有限变形的大变形分析中,网格畸变会降低模拟精度,引起收敛困难,并最终终止分析。ANSYS提供的重分网格技术允许用户对发生畸变的网格区域重新划分网格并继续前面的模拟。该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本章将为用户详细讲解该技术的使用方法。
重分网格计算要求ANSYS更新数据库,必要时还会生成接触单元,从原来的网格向新网格传递边界条件和载荷,并自动地将所有的求解变量(节点解和单元解)映射到新网格上。通过映射变量达到力平衡,然后用新网格继续求解。
- 第一节 重分网格的优点和限制
- 第二节 重分网格的要求
- 第三节 确定开始重分网格的子步
- 第四节 开始重分网格
- 第五节 选择重分网格区域
- 第六节 执行重分网格操作
- 第七节 检查施加的接触边界、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八节 自动映射变量和平衡残差
- 第九节 执行多重启动
- 第一十零节 重复执行重分网格操作
- 第一十一节 后处理重分网格的结果
2流体压力渗透载荷
- 第一节 施加流体渗透载荷
- 第二节 指定流体渗透开始点
- 第三节 指定压力渗透准则
- 第四节 指定流体渗透作用时间
- 第五节 重新定义或修改压力渗透载荷
- 第六节 后处理流体压力渗透载荷
3基于重分网格的密封圈大变形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4超弹密封垫分析
5金属塑性成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6功能梯度材料静、动态断裂力学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7变厚度圆盘的有限元分析
8汽车制动器尖叫的有限元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9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可靠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失效参数
- 第五节 单元的选择
- 第六节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七节 GUI操作
- 第八节 命令流
10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11热障涂层的热应力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2拉伸颈缩有限元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3三维复合裂纹的有限元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4印制电路板装配体的PSD分析
15加强筋板的屈曲和后屈曲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6切削过程模拟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7金属杆冲击刚性墙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18汽车充气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19搅拌摩擦焊接模拟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20汽车橡胶罩的非线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几何模型
-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四节 单元的选择
- 第五节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六节 GUI操作
- 第七节 命令流
21ANSYS常见问题解答
- 第一节 ANSYS的单位制
- 第二节 前处理中的常见问题
- 第三节 材料非线性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 第四节 接触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 第五节 动力学分析常见问题
- 第六节 后处理中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