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研究报告  »  正文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选型手册

       导语
       ESG+双碳背景下,EMS作为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工具备受关注,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e-works Research聚焦工业领域的能源管理,推出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选型手册》。该手册详解了EMS的构成、核心功能与建设要点,分享了典型案例,并对国内市场上活跃的EMS服务商进行了盘点,旨在助力广大工业企业提升能源管理能力。
 
       研究背景
       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无序用能、违规用能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成本居高不下,与ESG 和“双碳”的发展理念相背离。因此,推动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降低工业能耗,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结构、管理等方式节能,如优化设备、工艺,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建设能源监测与评估体系,以及应用储能技术、打造微电网、参与绿电交易等。然而,相较于广泛实施的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企业对管理节能的认知程度尚待提高。实际上,通过管理方式的改进可以显著地改善节能成效。例如,监测能源使用状况,分析预警能耗异常等,都能有效降低能源损耗。
 
       EMS作为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从能源采购、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到终端使用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我国已有工业企业采用EMS实现了能耗下降50%以上的效果;全球范围内,实施EMS所获得的节能效益达到15%-25%的水平。因此,能源管理数字化成为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EMS六大价值
 
更多内容详见报告全文,点击获取
 
     
       能源管理存在诸多痛点
       对于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现有的能源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从而导致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企业要解决上述难题,提升能源管理的能力成为关键。企业需要构建统一集成的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水、电、气、热等各类能源的全方位监控,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及时、主动地发现能源消耗问题,并制定科学的节能措施,从而实现节能降耗。
 
       EMS助力能源精细化管理
       EMS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能源使用的高效、安全与可持续。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EMS对能源基础数据的实时感知、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了工业企业进行能源集中化、扁平化、精细化管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EMS解决方案通常涵盖数据采集、分析、预测、调度、控制、管理等功能。从系统的架构层级来看,EMS自下而上分别为:数据采集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其中,数据采集层运用各类传感器、测量计等自动采集能源数据,奠定了能源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应用层主要用于分析能源信息,通过对能源运行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能源使用的监测、统计、对标分析、预测与优化等;展示层则是将能源运行情况利用多样化图表展示,更直观地呈现能耗的数值、趋势和分布等,帮助管理者快速洞察能源利用状态,并能针对异常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EMS架构层级
 
       在实际应用中,EMS常常需要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DCS、PLC)、电力监控系统(SCADA)、ERP、MES等,实现数据共享和与生产、管理、供应链等业务的协同,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更多内容详见报告全文,点击获取
 
 
       EMS选型与实施要点
       企业实施EMS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包括能源生产、输配、使用、管理等各个方面,成功实施EMS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还需要关注组织结构、人员培训、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e-works梳理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供企业在EMS选型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