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导 语

为全方位了解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现状,e-works Research发起专项调研,深度剖析301家制造企业的精益实践,最终形成《2025中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现状调研报告》。报告将呈现我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现状、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给出针对性策略及建议。

调研背景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降本提质增效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命题,精益生产作为源自丰田生产方式的经典管理方法论,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历经30余年实践,已从早期的工具引入逐步向体系化落地演进,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然而,传统的精益生产模式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时,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益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e-works Research发起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的推进情况,客观评估精益生产的实施成效,识别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

样本说明

本次调研共收到301份有效问卷,填写问卷企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覆盖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涵盖大、中、小型企业。

区域分布

区域分布

此次样本企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山东和广东的企业数量最多,其后是浙江、河北、湖北、陕西、北京、河南、安徽、山西等地区。

行业分布

行业分布

此次样本企业主要涉及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等24个行业。其中,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行业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制鞋、航空航天船舶、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及其他行业。

规模及营收分布

规模及营收分布

此次样本企业在营收方面,涵盖了100亿以上、50-100亿元、10-50亿元、5-10亿元、1-5亿元和1亿元以下企业,另外从1000人以上到少于100人的大、中、小型企业均有覆盖。

企业所有制类型及生产模式分布

企业所有制类型及生产模式分布

在企业所有制方面,样本包含了民营、国有、外资/合资等类型。在生产模式上,涵盖了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设计、面向库存生产、按订单装配等生产模式。

我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情况

e-works Research从精益生产实施现状、驱动因素与成效、精益工具应用、精益推进面临挑战、未来规划与成功关键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以全面了解企业精益生产的全貌。

精益生产实施现状

精益生产实施现状

1、精益生产已成为共识,部分实施、中短期推进者居多
精益生产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的普遍选择,多数企业已启动推进工作,部分已实现多部门覆盖,但不同规模企业推进深度差异明显,且企业推行年限则以中短期为主,长期实践者相对较少。

驱动因素与成效

驱动因素与成效

2、降本增效为核心驱动力,局部改善效果明显
企业推行精益的核心驱动力集中于内部需求,成本压力、生产效率低、交付周期长是主要动因。多数企业精益推行有一定成效,改善集中在生产效率、交付周期等指标。

精益工具应用

精益工具应用

3、工具应用出现分化,数字化融合是重要趋势
基础精益工具已成为企业标配,在现场管理、流程优化中广泛应用,并支撑局部改善落地;进阶工具应用呈现明显分化,部分工具在行业内应用较广,但复杂工具应用比例较低。同时,数字化技术与精益的融合已成为主流方向,多数企业已引入数字化工具。

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策略与建议

       针对企业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如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不足、部门间协同困难、推进过程流于形式、推进效益不明显/效果难以量化等挑战,e-works 提出针对性策略及建议,从技术赋能、组织优化、流程落地、价值量化四个维度构建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突破精益生产推进瓶颈,实现从形式化推行到价值化落地的转变。

       e-works希望通过本报告,帮助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精益生产推进现状,并找到适合自身的精益发展路径,在转型关键期突破瓶颈、少走弯路,为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立即扫码
获取《2025中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现状调研报告》完整报告
扫描下方二维码支付 报告将于1个工作日之内发送。

发布时间:2025.11                   报告字数:1.4万字
页码:25页                               相关图表:26幅
交付形式:电子文档(PDF)     价格:98元

目录

目录
一、调研背景与主要结论 1
二、调研样本分析 2
三、调研结果分析 4
1、精益生产实施现状分析 4
2、驱动因素与成效分析 7
3、精益工具应用分析 9
4、精益推进面临挑战分析 16
5、未来规划与成功关键要素分析 17
四、调研结果总结 18
1、精益生产已成为企业共识,部分实施及中短期推进者居多 18
2、降本增效为核心驱动力,局部改善效果明显 18
3、基础工具广泛普及,进阶工具应用分化,数字化融合是重要趋势 18
4、多重挑战制约精益深入推进,数据与协同问题尤为突出 19
5、未来聚焦数字化、人才与文化,管理层支持与全价值链拓展是关键 19
五、企业精益生产推进策略与建议 20
结语 22

图目录
图1 调研样本区域分布02
图2 调研样本行业分布 02
图3 调研样本所有制类型 03
图4 调研样本规模及营收 03
图5 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范围 04
图6 不同规模企业精益实施范围统计 04
图7 企业精益生产推行年限 05
图8 不同推行年限的企业对应的精益生产实施阶段 05
图9 企业精益组织建设情况 06
图10 不同规模的企业精益部门覆盖率 06
图11 企业推进精益生产的首要驱动因素 07
图12 精益生产总体实施成效 07
图13 精益生产对企业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 08
图14 精益工具应用情况 09
图15 线平衡对于产线效率的提升效果 10
图16 快速换模对于换型时间的改善效果 10
图17 不同行业应用快速换模的改善效果 11
图18 价值流图应用环节统计 11
图19 ANDON系统应用场景统计 12
图20 防呆防错装置类别应用统计 13
图21 持续改善活动开展频次统计 13
图22 使用数字化技术的企业数量统计 14
图23 各类数字化技术应用占比统计 15
图24 企业推进精益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 16
图25 调研企业在精益方面未来的重点投入方向 17
图26 精益生产长效运营的关键要素 17 

关于e-works research

e-works研究院(简称e-works Research)是e-works(数字化企业网)专门从事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的研究、分析机构,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软件的市场、技术与应用研究。依托雄厚的行业资源、强大的智力资源,e-works Research长期致力于提供面向政府的产业规划服务、面向企业的咨询服务、面向厂商的市场研究服务,形成了政府决策与软科学研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产业调研与研究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

更多报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