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ERP产业技术论坛总结报告
韩 涛
    由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质量司指导,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主办,由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联盟、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等单位承办的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圆满结束。
     本次论坛邀请到李健副秘书长、孙家广院士、杨海成教授在大会上致词并发言,论坛还邀请到用友软件总裁王文京、和佳软件总裁陈佳、浪潮通软总裁王兴山、金思维总裁刘海青、金蝶软件副总裁吴强、计算机世界总编辑王超,e-works理事长席丹等共计有21个领导和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论坛邀请到全国各地400多个单位,600多社会各界关注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人士参加,与会人员80%以上为企业的高层管理着和相关负责人,到会媒体达30多家。各界人士对本次论坛的评价非常高。
     会后将有17家媒体对本次论坛盛况做专题报道,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组织和宣传工作已经达到了预定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经过近2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和组织,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已圆满结束,现将本次论坛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并予以总结。
一. 论坛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论坛定位于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技术发展的一次峰会,其目的是宣传和推广制造业信息化成果,促进中国ERP产业技术发展,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并通过论坛影响和相关途径的宣传,倡导“务实、诚信、交流、共赢”的理念,建立良性、健康和积极的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
    1、 论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制造业信息化是比较庞大的工程,本次论坛定位于围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ERP产业技术发展的六方会谈。希望参会人员来自于涵盖了从政府、软件厂商、企业、专家学者、中介服务机构和媒体等六个层面。从本次参会人员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本次论坛的得到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研究、开发、应用、宣传、推广等多个层面的重视,尤其引起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开发与应用单位即软件厂商和制造业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软件厂商和制造业企业占参会人数的62%。
    其中河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天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唐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等单位对本次论坛予以大力支持,其中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湖南省科技厅、天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唐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武汉市科技局还广泛邀请各地制造业企业组团参加。
    2、 论坛的观众辐射全国各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的与会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和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并有部分来天津、上海、湖南、湖北、山东、浙江、河南、山西、广东等各省市。共有24个省市,400多家单位600多人次参与了本次论坛。
    其中有23个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参与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3、 论坛充分体现了高定位、高水准
    本次论坛其组织定位分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发展现状,建立“务实、诚信、交流、共赢”的制造业信息化良好环境。本次论坛引起了与信息化研究、开发、服务、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许多单位的总裁和总经理亲自参加论坛,参加本次论坛总经理/副总经理占29%,而以部门经理为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占44%,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23%。
二. 论坛组织和宣传工作评估
    为了保证本次论坛的宣传和社会影响,推进中国ERP产业技术发展,并能够贴近制造业,贴近最终用户,解决制造业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加快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本次论坛采用了政府发文、平面广告、网络广告、电话和传真、直接邀请、邮寄通知、电子邮件群发以及赠送入场卷等多种方式。
    论坛除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上进行宣传和报道外,同时论坛与科技日报、计算机世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世界、每周电脑报、中国计算机报、E制造、天极网、ERP世界网、支点网等联系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报道活动。
    1、 大范围的观众邀请工作
    论坛组委会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认真细致地进行了论坛观众的组织工作。通过会务组向各地科技局发文进行通知,同时e-works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对外进行宣传和邀请。累计发送会议相关通知和传真15000份,发送电子邮件4万多封,在e-works网站上进行在线注册,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积极进行前期宣传,扩大论坛影响
    为了保证论坛的宣传方向和宣传效果,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论坛组委会先后与10余个媒体进行了合作,以保证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论坛前期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仅互联网上转载本次论坛的通知和邀请的网站就超过100个,而相关的消息报道则有上千条。
    3、 论坛采用多种宣传和推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现场调查反馈数据,其中电子邮件群发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占37%,而各级政府发文、网上宣传、在线报名、电话传真、邮寄通知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他途径也达到了预期的宣传和影响效果。
    通过本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为后期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和方法,是本次论坛工作过程中的一次方法创新。
三. 论坛现场调查结果反馈
    通过对参加论坛现场调查问卷的统计,共收集有效问卷100多份,根据统计结果,总体情况已经超出了项目预期的目标。
会务组对论坛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统计结果汇报如下:
    1、 与会观众对论坛的总体评价很高
    为保证本次论坛的会务组织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会务组定制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并将工作明确到每个人。根据现场观众反馈统计,很满意和满意总和达到回收问卷的83%。
    由于论坛原计划规模为400人,由于论坛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十分成功,到会人数超过600人,超出了原定规模,会务组及时进行各方面协调,保障了论坛的圆满成功。
    2、 论坛演讲内容获得了高度评价
    在论坛准备期间,为了让演讲内容和演讲效果更能贴近企业,贴近ERP产业界,能够为参会的观众传输有用的观点和知识,对演讲嘉宾和演讲内容进行了仔细的筛选。从现场观众反馈意见统计,对演讲内容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占回收问卷的89%。充分肯定了论坛的演讲效果。
    4、 论坛为参会人员有很大的帮助
    论坛是培训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参加论坛的社会各界人员获得相应的收获。通过对问卷的统计调查,有87%的人认为本次论坛帮助很大和有帮助,充分肯定了论坛的定位和演讲效果。
    5、 多数与会代表迫切期待参与下一届论坛
    ERP产业技术论坛是ERP产业技术联盟首次的重大活动,也希望将本次论坛做成品牌,真正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技术发展。通过对参加的观众进行了调查,其中70%的人员认为肯定会参加类似的活动,29%的人员需要考虑会议的内容和时间等因素而不能确定。
    6、 近半数观众希望加入ERP产业技术联盟
    ERP产业技术联盟尽管成立了1年多,但是本次论坛是ERP产业技术联盟首次举办的大型活动,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本次论坛,与会观众对ERP产业技术联盟的定位和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有49%的参会人员表示愿意加入ERP产业技术联盟。同时也有一些人员对ERP产业技术联盟的认识还不充分,表示希望能对ERP产业技术联盟有更深入的认识后再做决定。
四. 后期宣传报道分析
    为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和ERP产业技术发展,形成长期持久的影响,通过论坛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论坛组织人员还积极联系了各界媒体对论坛进行深入报道,目前已经有18家媒体对本次论坛现场制作专题或进行深入报道。包括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科技日报、计算机世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世界、每周电脑报、中国计算机报、E制造、天极网、ERP世界网、支点网等联系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报道活动。通过媒体的后期宣传将会进一步的扩大影响,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注:通过网络转载的新闻将不计在内,网上相关信息的检索条目超过1,000条。
五. 总结
    根据各方面的组织和准备,“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盛况空前,“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的品牌已经建立,并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赞赏,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和ERP产业界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有力的促进了中国ERP产业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同时通过现场观众反馈情况表示,对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的各项评价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的效果,论坛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此次论坛的成功组织,是仅仅是一个开始,为ERP产业技术联盟的后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产业技术联盟将秉承联盟的“务实、诚信、交流、共赢”的理念,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中国ERP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e-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