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大供稿)


石钟韶
  男,1963年生,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拱墅区政协委员、杭州市民盟常委、浙江省民盟青工委委员。
  1979年,石钟韶以浙江省宁波鄞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力学系深造。四年的求学生涯中,石钟韶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北大浓厚的文化气息、北大学子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深深影响了石钟韶。多年以后,这种精神在石钟韶的日常工作点滴中还常有体现。大学毕业后,石钟韶回到杭州,在浙江丝绸工学院教了三年书。三年的教书生涯培养了他良好的口才、组织、工作能力。为了寻求更高的起点,1986年石钟韶放下教鞭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制氧机总厂。1990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石钟韶被调到了厂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机房。从那一刻起石钟韶算是真正地踏入了计算机领域。当时的计算机行业属于新兴领域,目光敏锐的石钟韶也认准了这个行业。于是他买来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所有的计算机教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1991年11月,终于把所有的教程都认真自学了一遍。1991年底,石钟韶离开杭氧,开始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1993年8月,石钟韶与合作伙伴楼激扬共同筹集3万元人民币创建了杭州新中大电脑系统研究所,即新中大软件公司的前身。经过两年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大量的市场调研与研究,石钟韶认为基于Windows平台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非常有前途。在他敏锐的市场判断下,从1995年开始,公司开始把主要发展方向定为开发财务软件。实践证明,石钟韶当初的远见对新中大今天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1995年9月,公司推出新中大财务软件1.0版,该软件成为国内首家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的财务软件,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1996年4月,新中大在北京举办的96年第七届软交会上荣获"新产品软件奖"。1997年7月,国内首家物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的新中大MIS型财务软件在第八届软交会上荣获最高奖--"优秀软件产品奖"。1997年11月,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新中大财务软件在Intel PC应用软件设计大奖赛中以财务软件类总分第一高居榜首。
  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是石钟韶遇到较大阻碍、公司发展较为困难、历尽波折的一年。这一年,财政部的评审文件一直未下发,致使新中大软件在全国推广遇到很大的阻力,产品销售严重受挫。有一个月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流失率很高。关键时刻,石钟韶表现出沉着冷静、乐观自信的品质,凭借其高超的驾驭能力稳定军心,带领新中大的员工们,团结一致、一股作气,终于力克难关。
  风雨过后现彩虹。1998年,新中大顺利通过了国家财政部的评审,公司的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1998年4月,"新中大财务软件"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97年度"推荐优秀财务软件"。1999年3月,新中大推出基于MS SQL Server7.0平台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并与微软公司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正式确立了与微软公司的战略性合作关系。1999年4月,新中大推出公共财政管理软件(包括零户统管系统、会计管理中心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该软件满足了国家财政改革的需要,在全国各级会计管理中心,如海南省省级会计管理中心、山西省会计管理中心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公司的运营逐步走上规模后,新中大斥资一百万元人民币,在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1所高校设立新中大助学奖教基金,以实际行动来报效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
  数年的拼搏,石钟韶终于让新中大迎来其厚积薄发、腾飞的一刻。1999年5月,新中大与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定合作协议,双方金手相握、强强联合,诞生了浙江省最大的软件公司--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新中大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在新组建的公司中双方计划投资总额为1亿元人民币,首期投入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整个融资过程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的创业投资方式"。新公司同时入驻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软件园,成为中国软件产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注重资本运作的同时,石钟韶也非常注重管理理念创新。1999年8月,新中大在融合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倡导财务软件"新文化运动",向传统财务软件提出挑战。并反复强调新时代财务软件所应具备的三大要素:网络化管理、全面的开放性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循环高度统一,奠定了中国未来财务软件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在中国财务软件的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策马加鞭,新中大在前进的道路上继续突飞猛进。1999年12月,新中大成功签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软件成交额达千万元人民币,是目前为止全国财务软件业界一次性定单最大的软件项目。2000年1月,信息产业部CCID权威报告显示,新中大在1999年度的中国财务与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国内三强。2000年5月,新中大与国际知名数据库厂商Sybas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确定了双方的战略联盟关系。在这一年,新中大先后通过了ISO9001和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再次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选为中国优秀软件产品。作为中国IT界最具代表性的50家企业,2000年9月,石钟韶代表新中大参加了由《计算机世界》为纪念创刊20周年而举办的"2000年中国IT财富年会"。
胸怀大志的石钟韶规划着更大的发展计划。经过一年多的酝酿,2000年10月,石钟韶又一次为新中大成功地引入了21世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创新投资公司两家具有丰富科技风险投资背景和投资经验的公司作为公司的战略股东,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次合作给新中大注入了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管理经验,为下一阶段的资本扩张和跳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钟韶善于思考,眼光深远。早在1998年,他就敏锐地觉察到,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滚滚而来,国内的会计制度必将与国外接轨。因此当时新中大就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开发具有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多语种、支持比较会计等特点的新中大国际财务管理软件。2000年8月推出后,深受广大外资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的欢迎。2001年9月,新中大与中国铝业正式签约,在中国铝业系统全面实施新中大国际财务管理软件Intfi。这标志着新中大产品在新一行业领域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01年,新中大率先推出"互动管理"理念。它摆脱了传统的羁绊,实现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的变革。其宗旨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实现企业从内部到外部、从后台到前台,并包括客户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智能互动和信息化管理,全面实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经济资源联盟体的管理,从而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提升。针对这一理念,新中大推出互动管理e-solution解决方案i6系统,包括新中大国际财务软件(i6/Intfi)、生产制造管理(i6/PM)、电子商务(I6/EC)、客户关系管理(i6/CRM)、人力资源管理(i6/HR),在业界引起轰动。
  2001年10月,新中大在北京举行"企业管理国际化高峰论坛"。这是中国入世前夕业界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直面管理国际化挑战的会议,对中国财务和企业管理的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月,新中大与ORACLE公司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产品合作与市场推广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企业管理软件应用市场的发展。2001年CCID中国软件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新中大独获财务软件类消费者满意品牌称号,同时与另外两家厂商并获财务软件类消费者知名品牌称号。同年, 石钟韶本人亦被评为中国软件行业十大领军人物.
  石钟韶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他为新中大提出了"创新、中和、大成"的企业文化理念。"创新"即满足需求、引领潮流;不断完善、超越自我。"中和"即真诚合作、谦和共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大成"则意为目标管理、结果导向;持之以恒、永攀高峰。而新中大三个字,正浓缩了上述理念在内。石钟韶认为企业自身要建立 "品牌文化"和"制度文化",才能有持久的竞争与生命力,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所谓"品牌文化",即要树立产品与服务品牌,注重公司形象建设,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爱护它、维护它,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它产生直接影响。而"制度文化"即思想要创新、行为要规范,实现流程化管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注重上述两个文化建设,努力炼好内功,才能迎接新的考验。
  经过八年的发展,目前新中大已在全国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公司现拥有50家分支机构和300多家代理合作伙伴,全国范围内从事新中大软件营销服务的总人数达2000余人,形成了一支由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的一流研发、管理和营销队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运筹帷幄,石钟韶酝酿着更大的发展计划。他认为,中国加入WTO后,IT行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新中大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实力。我们要"创新、中和、大成",逐步将公司资本结构国际化;公司架构国际化;并逐步引进一些国际化的人才,力争在5年内将新中大塑造成国际知名软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