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管理信息化市场可谓风云变幻。随着金蝶、博科、新中大等厂商相继提出“ERP明日黄花”、“开启ERPII时代”、“URP,终结ERP”等观点后,用友、神州数码、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也旗帜鲜明地亮出“实现RTE的核心就是ERP”、“ERP不会过时”和“都是名字惹的祸”等观点,可谓针锋相对。
“辩则明,不辩则暗。”此次研讨将紧紧围绕ERP的理论、技术、产品与应用展开。诚邀您参与此次研讨,踊跃投稿,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
如果您来自企业ERP应用的第一线,不论您是企业的信息化主管、企业领导,还是专家学者、咨询顾问和实施顾问,我们都诚挚邀请您积极参与以下的在线问卷调查。
部分问题
·
7、您认为企业通过实施ERP一定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吗?
·
8、您如何看待联想柳传志的"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观点?
·
14、如果您认为ERP过时,那么您认为哪种产品会替代它?
·
17、蒋明炜先生认为"目前ERP市场混乱都是名字惹的祸",建议统一称作"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您同意他的观点吗?
·
18、金蝶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平台争霸》,您认可以下哪种基于平台的管理软件产品?
问卷A:来自企业的朋友
问卷B:来自非企业的朋友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
金碟观点:当然我们在追问每一个CEO,用国外ERP的感觉时,他不会轻易全盘否定,他会说某一个方面还是很有价值的。ERP是明日的黄花,需要有新的东西出来。
·
从ERP到ERPII
·
浅谈金蝶EAS中的企业动态建模
·
ERP走向消亡,ERPII异军突起
何经华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用友观点:用友的RTE套件是继承ERP产品提出来的一个套件,我们今天推出的RTE套件是继承着过去ERP产品,就好象我们的ERP产品是继承了我们过去的财务软件发展出来的。至于RTE这个概念,RTE这三个字并不是一个产品,就跟电子商务不是一个产品一样,实现RTE的核心就是ERP。
·
ERP走向实时
石钟韶
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新中大观点:就象DVD取代VCD一样, URP(Union Resource Planning,联盟体资源计划)也必将全面取代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虽然现在ERP仍在风头,但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所产生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和它不适宜的东西,包括ERP。
·
互动管理,超越ERP
钱南强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神州数码观点:在管理软件领域,近来有一些文章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与想法,认为"ERP走向消亡"与"ERP是明日黄花",本来管理软件属于信息产业的一环,有新的观念与技术,是件很好的事情,这代表了管理软件行业迈向进步的道路。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熟的,是值得商榷的。
·
ERP不会过时
沈国康
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博科观点:ERP所经历的时期从被狂热追捧过渡到被冷静质疑,现在ERP已经面临着一个重新变革的时期。纵览企业信息化思潮的变迁,从人们在ERP之后抛出的众多理论中可以看出,传统ERP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将领导着这场ERP变革潮流。
·
物流管理变革ERP
蒋明炜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ERP首席顾问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观点:从来没有一个门类的技术象MRPII、ERP这样,从诞生的那天起,"过时论"就终身地伴随着它。其实名字不就是个符号吗?自身的修练和本领比名字重要得多。企业领导正兴致勃勃的研究什么是ERP,如何启动ERP项目时,怎么又说ERP过时了呢?其实都是名称捣的乱。
·
21世纪企业管理信息化展望
黄骁俭
SAP大中国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监
SAP观点:ERP产品,从其基本理论而言,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产品的设计、管理、监控、优化、供应链的整个过程,还涉及到合作竞争、同步工程、协同商务等很多应用内容,所以,能够把所有这些过程完全做成功的企业并不多。但是,如果说局部应用成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达到。所以ERP实施成功不成功,由于企业立足点不一样,期望值不同,评价的基准也不同。
·
SAP纵论ERP在中国
Tim Farey
思博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
思博(四班)观点: ERP作为一种应用软件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过时,在中国就更没有。过时的可以说是'ERP'这个词本身,在国内各种各样与企业有点关系的软件公司都纷纷标榜自己为ERP厂商,'ERP'一词在中国市场被滥用到几乎成灾的地步。于是乎,国内一些主要的厂商又开始炒作新概念,虽然其本质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甚至目前系统应该有的很多核心功能都不够成熟。
·
ERP是基础,精益是方向
·
"ERP是否过时?”大讨论综述
·
谭千月:要说过时,也应只是“准ERP”
·
朱全敏:企业资源计划ERP与动态企业建模比较研究
·
付勇:漫谈制造业ERP的去向
·
李宗民:ERP的讨论从现象观本质
·
毛顿:跟随技术革命的ERP
·
罗奔:变与不变之间
·
顾新建:关于ERP的争论及ERP的发展
·
张扬:面对ERP,我思故我在
·
张书亭:使用Web服务提升ERP
·
梁东奎:成功率破解过时论
·
徐晓飞: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
·
IFS:信息化 还是数据化——铜陵三佳集团公司ERP实施思考
·
王晨光:ERP选型组的红脸与黑脸
·
曹美怡 :ERP之路
·
余莹:应用系统的整合是ERP发挥作用的前提
·
雷雷:ERP向概念营销说不
·
赵刚:破旧立新 为时过早
·
王晨光:红图章与黑乌纱,ERP项目里的中层经理
·
李力:有“炒概念”的精力不如踏踏实实用在做产品上
·
田成杰:炒作对ERP不适合,来点实际的吧!
·
舒一:上MRP项目,关键是确保成功
·
王晨光:ERP项目经理的红心与黑心
·
曹伟:ERP,谁产生的幻觉?
·
杨景宜:驱散ERP实施难以成功的阴影
·
杨伦清:ERP是怎样炼成的
·
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师和SAP实施与控制
·
杨汉东:平台绝对是一场革命!
·
赵新梅:ERP实施要素分析
·
杨君哲:ERP/MRP与精益生产
·
刘伯均:ERP是入场卷
·
胡文艳:大中型国企改革必经之路---实施ERP,走企业管理信息化之路
·
郑兴燕:ERP项目实施经验谈
·
陈先科:实施ERP系统的若干体会
·
余国斌:ERP是否过时之争----概念、技术、商品、工具、理论
·
舒一:谁在问ERP是否已经过时?
·
Intentia:中国服装业构建信息系统平台之思考
·
博通资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生存之道
·
GrapeCity:对ERP充满信心
·
BFS:ERP不可能过时
·
汪牧青:ERP需要的是软着陆
·
王晨光:概念的变迁
·
陈冲:管理软件需要持续创新
·
邓志雄:换个视角,功能可能更好
·
王璞: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
金达仁:推进管理变革 再创竞争优势
·
和佳软件:中国应用软件市场应避"虚"就"实"
·
明基逐鹿:打造百分百成功
·
郑正中:ERP的导入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导入
·
陈绍文:多元化的需求,多元化的软件
·
华特软件:影响ERP项目实施成功的因素
·
陶青超:"ERP过时"之我见
·
王汝林:ERP仙境和企业家的眼泪
·
利玛软件:企业管理咨询是ERP实施的第一道工序
·
广州天剑:实用为王 效益为先
·
长虹冯强:也谈“ERP是否过时?”
·
李力:没有“过时不过时”只有“适合不适合”
·
裴建国:ERP不可能过时
·
曹伟:我不是一个概念者
·
陈启申:我的理解
·
刘海青:解读“新一代ERP”
·
程晓华:你千万不要被蒙了!
·
ERP是否过时?
·
谁在问ERP是否已经过时?
·
信息化咨询的三支力量分析?
·
中国ERP-皇帝新装的背后
·
什么样的ERP产品才会在国内收到欢迎?
·
大家来说说我这个办法能不能帮助企业降低选择ERP软件公司失败率?
·
ERP与桶
·
转帖)给朋友的一封EMAIL-也谈ERP
·
ERP太牛了?
·
最好试用
·
文章评论:谈谈ERP中的管理思想
·
钢铁行业选ERP实施公司
·
ERP的恶心竞争,令人发寒
·
资金不足的企业如何上ERP系统?
·
我是这样失业的…
·
ERP中对车间管理能管理到什么程度
·
给咨询顾问提四点建议
·
信息化需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