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张广军院士
在全球都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的当下,需要在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政策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标准、智能制造实施方法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广泛、务实的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总裁 Tomas Qvist
5G时代的来临给智能制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爱立信正在加速助力5G物联网生态圈的建立。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爱立信建立了多个智能化产线和车间,实现了可视化的管理以及质量数据追溯,并大量的采用了VR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中。
菲尼克斯电气集团CTO Roland Bent
数字化正在改变整个世界,随着工厂越来越智能,生产链越来越灵活,最终会挖掘更多的生产力。在智能制造的推进中,中德各有优势,只有融合两国优势,才能为双方在标准化和企业合作方面提供良好环境并创造更多力量。
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颖川刚志
三菱电机着力节能环保及技术创新,提倡制造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的同时实现绿色制造,企业应大力推进能源JIT,同时进行生产过程和能耗的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将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好的成本改善。
AVEVA软件亚太区运营负责人 申红锋
介绍了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企业可以通过全集成的环境将工厂内的制造运营管理、数据采集、智能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制造,并保障资产的合规与安全性,帮助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华勇
智能制造具有5大技术特征:物联网与务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增材制造,可以为企业带来5个主要变化:产品研制模式并行化协同化、生产制造系统柔性化可重构、生产要素标准化、流程化、知识化、产品生产方式大批量定制、产品功能更加智能化。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Lemgo中心Dr. Holger
介绍了德国工业4.0的研究进展、弗劳恩霍夫协会和it's OWL智能技术系统网络联盟的概况,并对中国制造企业与该机构可能的合作方式进行了介绍。位于Lemgo的Smart Factory OWL由Fraunhofer IOSB研究所与Hochschule OWL大学共建,致力于解决未来工厂车间层最重要的数字化研究课题。
新形势下,智能制造如何实现全球融合与发展?
“如何看待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三者间的关系,如何让它们更好地为制造企业产生价值?”、“中小型制造企业应当如何制订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