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复杂机电装备数字化设计领域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结合复杂机电产品的研发需求,按照“产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的理念,围绕复杂机电装备系统的运行状态数学描述(建模),系统的动态特性评价(仿真),系统的动态特性改善(优化),以及系统动态特性的验证(测试)等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级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多层次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2001年5月获得上海交大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2001/06~2004/04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访问研究,与鲁汶大学合作,参与复合材料的参数识别项目。2004年4月在比利时加入LMS国际公司,2007.1~2013.1长期担任LMS国际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2013年至2021年5月任西门子工业软件中国区仿真与测试产品技术总监。2021年5月至今,任西门子工业软件中国区副总裁。
第七批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99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新西兰Matrix Applied Computing高级顾问、伍德集团澳大利亚分公司高级分析师。长期从事整机有限元仿真分析工作,在静/动强度、复材 、疲劳、非线性等有限元仿真领域广有涉猎。在上飞院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整机有限元方面的工作,主持C919全机精细有限元的建模和分析工作,创造性地提出来飞机结构静强度三级有限元模型分析体系,建立了以精细模型为核心的线性和和非线性分析技术,并成功应用于C919翼身组合体、C919全机静力和CR929复材机身桶段等大型静力试验项目,为型号研制的顺利推进做出贡献。
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资深结构工程师,公司特级专家。主管并承担全公司冶金设备,起重设备,散料装卸设备以及港口设备等产品仿真优化计算与疲劳寿命评估工作。具有30余年结构仿真计算和产品数据管理项目规划实施(CAE/DEM/PLM)经验,为国内散料装卸港口设备仿真计算领域学科带头人。在仿真协同设计研发体系规划与平台建设;在仿真计算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等诸多应用层面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201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同年加入Ansys公司,在天线、射频微波、电磁兼容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2015年后,致力于为客户在仿真平台建设、仿真分析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支持。现带领Ansys中国行业专家团队,支持中国汽车、高科技、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主要客户。
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船重工702所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中船重工奥蓝托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期从事工业CAE软件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曾在日本MSC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通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中国工业CAE软件国产化核心技术、千百万工业APP集成技术、虚实结合的试验验证技术和一体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技术等,并己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等领域。入选中组部第四批“万人计划”,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有特出贡献专家。
教授级高工,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执行主任,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先进动力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动力机械研发设计,在大型高效高可靠工业汽轮机、自主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研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万人计划等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十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任浙江省燃气涡轮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兼职和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委会委员,担任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校外研究生导师。
联系人:吴诗
邮箱:wus@e-works.net.cn
电话:027-58901531
微信:1387143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