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M应用现状分析
1)CRM迎来第二轮发展热潮
在软件应用领域,任何一个新理念在诞生都是由概念的推出开始。概念的提出者可以是某个专家、某个研究机构或者某个软件厂商。要使这个理念不仅仅流于概念,则需要软件公司来赋予他生命力。于是,当某些软件公司开始根据这些理念,开发出第一代的软件产品,并且出现了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企业用户时,新理念就被推向了第一轮热潮。
但由于缺乏大量企业的具体实践,软件与理念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无疑给第一轮热潮埋下了隐患。当企业发现应用效果并不如宣传的那样时,这轮热潮开始走下坡,逐渐走向谷底。
经过第一轮热潮后,无论是软件公司和是企业变得相对冷静和理智,如果这个理念真的是有价值的,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那么企业的需求将成为第二个推手,并通过软件公司的技术进步赋予理念以新的生命力,从而形成第二轮热潮。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通过理念、技术及应用的波浪式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CRM的发展亦是如此。CRM最初诞生于80年代的美国,由Gartner Group提出。在2000年前后,CRM借助I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中国掀起了一股CRM热潮。但当时还只是处于知识普及阶段,市场的发展以CRM供应商的推动为主,企业仅仅被动接受。在还不了解CRM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应用CRM只是一种盲目跟风。
如今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和企业的实践摸索,企业逐渐趋于理性,对于CRM已经有了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同时十分清楚自身的需求。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的需求开始引发CRM市场的第二轮热潮,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2)中国制造企业CRM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用户对CRM软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认可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于2008年3月~4月展开的“CRM制造业企业应用状况调查”的数据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首先,在已应用CRM的企业中,79%认为CRM已经成为企业自身一项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已经成为企业日常业务运行必不可少的支撑了。

其次,从CRM的整体应用情况来看,43%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8%的企业应用效果很好,另有47%的企业是初步应用,2%应用效果较差。

最后,83%的企业认为CRM的回报大于投入。这远高于其它系统的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企业的CRM应用是成功的,起到了其应有的效果。

从调查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CRM应用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2. CRM主流供应商分析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的CRM供应商包括SAP、Oracle、Sage、微软、Salesforce.com、Turbo CRM 、MyCRM等,其产品及优劣势分析如下:
3.CRM发展趋势分析
结合目前国内CRM的应用状况,未来CRM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
集成化
平台化
精细化
行业化
企业2.0
移动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