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七:管理应用组合,提升ERP应用效果

管理业务应用组合的成本仍然很高,企业为维护ERP等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费用。下图是Gartner对最近十五年来企业在信息系统上年成本的调查情况。

 

10 15年信息系统成本情况

管理成本高的一方面,用户可以感知到的长期价值却仍然较低,这样使得ERP用户有机会可以使用新的方式收集和管理业务应用,如软件作为一种服务,第三方维护的选择,用户减缓升级,主机托管,等等。

 

1.        软件作为一种服务

早在1990年,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简称SaaS)的概念就已经出现。SaaS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获得了风险投资的极力追捧,在2000年早期更是达到了顶峰。随着风险投资在2000中期的迅速萎缩,SaaS的泡沫也慢慢破灭-无法吸引客户,毫无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以及缺乏盈利能力导致上市无望。大多数公司在市场上消失,幸存下来的都是一些较为强大的公司。

现在,随着一些公司的成功,如Journyx(时间管理软件),WebExGoToMyPC(桌面共享),Concur(旅游花费管理),Salesforce.comRightnow.com(客户关系管理)SaaS逐渐升温。分析家预测,到2010年,30%的新软件将会通过SaaS模式发布。

SaaS(软件即是服务)与"on-demand software"(按需软件)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应用服务提供商)hosted software(托管软件)具有相似的含义,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这一概念来源于90年代末遭受失败的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革命,目前,由于其承诺的诸多好处而炙手可热,SaaS的兴起已经给传统套装软件厂商带来真实的压力。

最近的两项调查显示,企业确信SaaS将是他们未来的一部分。

AMR Research公司在200511月发表的调查显示,在各主要垂直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500位回答者中,超过78%的企业目前使用或考虑使用SaaS服务。只有18%的企业说,他们没有使用SaaS的计划。

IT咨询公司Cutter Consortium200510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65%的回答者说他们使用或考虑使用SaaS产品,35%的人说还没有考虑它。在34%考虑采用SaaS的人中,82%的人说他们计划在半年到1年内做这件事。

以服务方式提供软件的方式最近越来越有诱惑力了,因为它承诺了更低的维护与运行成本。这种方式的流行也促使传统软件厂商做出快速响应,托管应用服务模型开始涌现。

SaaS的优势:

1)        起步费用低

如果在整个公司部署一个复杂的解决方案,就必须预先支付巨额费用。而SaaS模式,只需要投入很少一部分费用就可以开始试用SaaS服务。如果失败了,风险也很低。同时也无需IT员工参与。企业可以无需预付大笔的软件费用,同时可以减少企业在系统备份,安全控制及提高系统可用性方面的IT员工。

2)        提供商承担责任

 如果软件出现故障,提供商不会向使用者收取费用,同时提供商会尽快修复故障。

3)        提供商为使用者工作

 使用者不需要依赖于他们自己的IT部门安装软件,因为所有的软件都安全地运行在提供商端,又提供商负责维护。

4)        投资风险低

比如,企业无需一次性支付大笔的软件费用,而是按月支付软件的使用费。风险大大降低。

5)        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数据环境

大多数的提供商明白,数据必需严格地备份,安全至关重要。用户的IT部门经常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用户需要确信,他们的数据至少应该比主机托管方案更安全,而不是更坏。

 

2.        第三方维护

企业购买ERP软件的时候,通常会在项目实施前,在合同里就写明维护费用,这些费用是年维护费,每年都要交给软件商的,在ERP市场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巨额的维护费实际上已经成了许多软件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现在企业都非常流行“IT外包,由第三方维护商提供ERP软件维护的趋势在国外已经渐渐露出了苗头。

一般来讲,ERP的维护费用占到每年软件许可费用的15%22%,但是如果由第三方提供服务的话,所需费用大概只要通常维护费的一半。

 

3.        用户减缓升级

ERP的升级也很重要——企业自身业务需求的拉动和企业规模的扩张都要求他们对原有ERP产品的功能更加强化、模块再次扩充,企业CIO甚至需要找到一款更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替换现有的ERP,并且需要重新考虑产品的升级费用、规划部署和实施风险等问题。

但从用户和厂商两者的观点来看,二者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认为软件升级需要不断的增加成本,而相对应的效益却是难以衡量的。同时对于企业CIO来说,不可能像升级WINDOS操作系统一样简单实施ERP产品的升级,他们不得不考虑系统升级给企业在工作量、升级繁简程度和人员安排、实施风险等各方面问题。

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厂商认为用户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厂商为其提供了服务。

11 用户和厂商对于升级的不同看法

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企业减缓自身信息系统的升级速度,在满足应用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不去升级。

4.        主机托管

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服务器,但他们很快发现维护工作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情:除了需要购置服务器硬件、软件、还得租用昂贵的通讯线路,需要网络环境、机房环境和技术人员的24小时值班,这些都需要占用企业相当的精力和资金。

主机托管服务是指用户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网络设备托管到具有完善机房设施、高品质网络环境、丰富带宽资源和运营经验以及可对用户的网络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服务商处进行管理,以此使系统达到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在托管过程中,客户可保持对设备的拥有、管理和配置权,服务商可根据顾客的要求为用户提供各种管理和专业服务,用户通过有选择地接受服务商的附加服务和增值服务,节约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效率

主机托管的优势

1)        节约成本

线路:企业不必租用昂贵的通信线路,可以共享或独享数据中心高速带宽。

人员:由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全天侯咨询维护,省去了对维护人员的支出。

现场:完善的电力、空调、监控等设备保证了企业服务器的正常运转,节省了大量建设机房的费用。

2)        灵活性

用户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数据中心提供的线路、端口以及增值服务。

无须受虚拟主机服务的主机功能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服务器,以达到充分应用的目的。

3)        稳定性

不会因为共享主机而引起的主机负载过重,导致服务器性能下降或瘫痪。

在独立主机的环境下,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程序严密把关、精密测试,将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升到最高。

4)        安全性

共享主机时,对于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权限,这就存在安全隐患。

在独立主机的环境下,可以自己设置主机权限,自由选择防火墙和防病毒设施。

5)        高速性

共享主机因为是共享资源,因此服务器响应速度和连接速度都较独立主机慢。

独立主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足够的网络带宽等网络资源及服务器的档次,从而保证主机响应和网络的高速性。

 

系统管理的高成本,使得部分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应用模式,同时采取其它的一些方式来降低企业信息系统的高成本,如减缓软件的升级等。据Gartner预测,到2009年,不足5%的企业软件应用将使用托管模型部署(0.8可能性)。到2009年,用户将减缓升级的投资,寻找支持业务应用的替代方式(0.8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