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筱鹏:认识定制化生产模式的五个视角 王建伟: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 李培根:2015-2016中国制造业及两化融合十大热点剖析

安筱鹏:认识定制化生产模式的五个视角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从工业4.0、技术路径、组织变革、市场竞争和经济理论五个角度对定制化生产模式进行了剖析。在安副司长看来,工业4.0就是高效定制化生产,而C2B就是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

王建伟: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

工信部信软司王建伟处长发表致辞,对于本次2016年两化融合高峰论坛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回顾了2015年工信部的两化融合贯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等6项工作,以及2016年即将开展的工作,为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题一:中国制造的智造未来
黄培 e-works总编
开幕致辞点击查看视频
黄培博士认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对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有着现实的意义和迫切的需求。随着中国工业增长减速,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自身转型升级完成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
俞有飞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制造企业两化融合创新实践点击查看视频
俞有飞介绍了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在两化融合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并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了起重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路径。通过对信息化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场下CIO们未来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姚吉松 戴尔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IT新技术助力中国智能制造
基于“在中国、为中国,力助两化融合”的战略,姚吉松介绍了戴尔推动两化融合的架构、要素和目标指向。戴尔面向未来的企业,以客户自身方式为客户IT管理提供强大支持,采用全面、均衡的方式使客户IT建设方式多样化,满足客户的各种虚拟化需求。
丁德宇 元工国际技术总监
元工智造平台助力智慧工厂
元工CPS是工业4.0的执行平台,支持PLC、数控、机器人、仪器仪表和工控机联网,支持过点自控、工艺下发、组态监控、三维实况和模拟生产等。元工MES和SCM基于多年积累的定制开发平台SAW,经十多年的实践锤炼和精益求精,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成熟产品。
田锋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田锋
工业产品再设计
安世亚太介绍了再设计的背景、体系、效益、转化与推广。在新工业形式和技术趋势下,非标和反传统的再设计将颠覆传统设计理念和方法,使得传统设计经验、方法和标准失效,所有公司的设计能力站到了同一起跑线,掌握了仿真技术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12 34 5
主题二:两化深度融合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杨振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信息技术部部长
企业推进两化融合项目经验
全面介绍了玉柴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2个生动的视频,分享了玉柴IT的现在和未来,以及玉柴在“互联网+”上的探索,同时还介绍了玉柴在信息化实施的2个重要经验,经验一是孤岛整合,一体化解决方案;经验二是内部宣贯,获取支持。
侯胜利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商业市场部技术总经理
“互联网+制造” 思科之道
思科作为传统的IT公司通过纵向智能节点联结人、物、数据和流程打造一网到底的互联工厂,通过横向加大对网络信息属性丰富领域投入,打造横向的互联产业,结合实例为我们展现了思科在帮助传统企业推进互联网+制造的解决之道。
陈立 惠普公司中国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工作站产品部总经理
创新科技推动中国智造未来
在过去惠普公司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和认可,如今在“专业,创新,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导下,惠普工作站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创新之路,其中包含专业工作站硬件产品、创新软件和增值解决方案、齐全的ISV认证和支持计划三个部分。
赖伟臣 Dynatrace大中华区技术总监
打稳两化融合的基石
Dynatrace 连续6年被Gartner评为应用性能监测(APM)市场份额领导者。其数字性能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他们的数字用户的行为并提供卓越的体验,保障整个交付链完整的可视性,同时不断提供新的数字功能,为企业云、移动、大数据等应用提供应用监测。
沙涛 香港电讯资深方案顾问
服务国内 连通香港 走向世界
香港电讯推出了一个国际优化的互联网产品Premium Internet,简称 PI。该网络跨境采用专线级别的线路,使用香港优质的 Internet资源通往全球,基于香港电讯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中国制造企业解决智能化、全球化、云端化的需求,提供真正端到端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12 34 56
主题三:两化深度融合实施策略
任捷 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制造业运输管理云服务
任捷指出,传统TMS软件存在实施周期长、购买软件费及维护成本高等限制,将TMS应用交付到云端将是运输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科箭TMS云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运输管理标准化及KPI可视化,同时TMS云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实现低成本实时跟踪。
王淼 恩柏科解决方案经理
智能制造-车间现场实现路径
王淼认为,智能车间是实现智能制造很重要的环节,而实现智能车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打通车间数据的壁垒。恩柏科ERP+MES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离散制造业提供由浅入深的智能车间部署,为实现智能制造打好基础。
李焕 北京安怀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怀信DFX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中国设计
李焕从正向设计角度解读了设计对于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李焕介绍,安怀信的愿意是服务中国创新企业转型正向设计,在产品虚拟样机阶段,为企业提供从产品定义、产品性能验证、产品可制造性验证到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仿真的相关工具及服务。
刘斌 曼威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曼威C2M,制造业和商业的共融之道
刘斌认为,制造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的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方式正迅速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转变。未来的商业模式不是B2C,而是C2M(消费者到制造商),消费者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12 3 4 5 6 7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