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库
资料
视频
网博会
社区
博客
论坛
俱乐部
工业经济增速出现V型曲线是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增长以后,所必须面对的调整过程。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切实纾缓企业困难,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
[ 详细 ]
当前,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我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带来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充分发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优势,带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 详细 ]
作为贸易大国,中国与欧美不少国家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近年来,出于追求贸易平衡、逼迫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欧美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2012年,中国制造企业出海遭遇贸易壁垒的显著特点是非市场因素干扰增多。
[ 详细 ]
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在多领域获得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 详细 ]
随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的不断升级,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寻转变发展方式。制造业从以往的产品竞争,更多地转向了服务竞争。云计算的发展将引发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竞争。在云计算的发展风起云涌之时,制造业企业要勇于尝试,向“制造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 详细 ]
随着“数控一代”工程的实施,以数控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广为牵引,提高机械设备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机械设备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和机械装备的更新换代,大力促进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最终实现中国装备行业的崛起。
[ 详细 ]
2012年中国众多工业行业在之前国内市场投资过热、国际外需萎缩冲击下,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连新兴产业也未能幸免。氮肥、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化工产品,铜冶炼、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由于前些年投资增长过快,现在面临过剩风险。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亦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 详细 ]
2012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造业回流步伐并没有停止,反而呼声四起。据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专家大卫-辛奇利维对108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有14%的企业明确打算将部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则表示正在考虑为回流采取措施。
[ 详细 ]
据预测,到201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37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内,3D打印市场直接产值将增长一倍,更重要的是,在这良好的市场前景的背后是制造生产模式的革新。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企业必须为可能到来的制造业革命做好充分准备,借力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创新。
[ 详细 ]
强化科技支撑,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海洋产业越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越深入,对海洋科技的依赖就越来越强。我国的海洋科技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家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经过近年来的加快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 详细 ]
2012年,在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下,无疑是制造来的寒冬,国内多个产业发展受到重要影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而言,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受到核心技术的制约,短期内将难以实现。对于更广大的内陆地区而言,未来最严峻的任务,可能并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突围。
2012年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十大热点
2012年制造业IT应用十大热点
2012年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十大热点
2011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热点
2011年逐鹿中原--IT疆场的那些硝烟
2011年管理信息化风云
2010年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热点
2010年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十大热点
2009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2008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返回首页
|
关于e-works
|
意见建议
|
广告服务
|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交换链接
e-works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