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5月18日发布官方公告,对库卡要约给出解释:
(1) 本次收购库卡集团股权,是公司深入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关键一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美的走在前面,如果美的成功收购库卡,不知德国政府有何想法。本想借助工业4.0赚中国企业的钱,没想到被吞下了。据美的集团透露的收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并推动公司制造升级。从透露的信息来看,收购后主要还是服务于企业内部。这对于两家有不同背景的企业的结合,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也要考虑几个问题:两家企业的融合度特别是文化的融合,库卡被收购后的发展战略,法律风险,人员技术与其它资源的整合风险,未来市场的开拓。
美的并购库卡将对中国的机器人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并购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接触更多的技术管道,对美的机器人布局带来莫大的帮助。民企的并购与国企相比还是要审慎一些,并购汤姆森为TCL的国际化带来很大帮助,并购沃尔沃后吉利的研发能力和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美的与库卡没有太多理由悲观。
任何突破都要冒风险,学费一定要交,关键看方向对不对,并购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失败概率高就停步了。即使经验丰富的国际巨头,并购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国内企业成功概率更低,只要不是用纳税人的钱,正常企业行为无论成败都有收获。
从短期看可以改良电器生产方式,走向机械化自动化。从长远看布局智能机器人时代。
美的如果成功并购库卡,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和市场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一些国内的中低端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美的自身构建智能工厂,将产生重大作用;将进一步提升美的在家电行业的竞争力;美的本身将为库卡带来一个很大的市场。希望美的能够真正保持库卡的独立运作,不要试图去做整合;更不要试图去将美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延伸到库卡。
收购是资本层面的,在德国的企业还是原来的干法。
对于美的收购库卡事件,我认为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4.0的核心零部件,还是值得投资的。美的与格力进军机器人领域的方式不同,但是哪种方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产品是否满足市场应用需要,其稳定性、可靠性、性价比是否经得起市场推敲。关于目前过热的机器人产业,我认为自动化过程需要大量的机器人及执行机构是事实。但是一味的打价格战,可能会走自动化改造上的弯路,带来未来更大的资金浪费。只有在前期设计好标准化框架,以后的改动小,过程造成的损耗才能越少。新松凭借多年的经验技术,能让客户有更长远的使用体验。
对于美的并购库卡,我认为这是美的长远布局的一部分。从自身投入1000多台机器人,自动化改造预计50亿,与日本安川设立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合资公司,参股安徽埃服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到近日终于成功收购库卡,可以看出美的在智能制造转型方面用心良苦。另外,其成立的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联合了国内外几十家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围绕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材料、健康服务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研究。这是国内制造企业较为少见的举动,对科研的投入才是对未来的投入。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减速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是否能够消化吸收并创新,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与知识学习技术是否能持续创新,才是决定智能制造中机器人领域未来是否长远的布局,这些还要拭目以待。
收购成功也不会如何,沃尔沃,IBM先例太多了。自动化是真降成本,还是假象。看着操作工少了,但配备了一些高级工程师,配备了相关软硬件,成本支出真的少了吗?所谓的效率提升的前提是你市场需求旺盛,如果市场需求没要壮大,单方面提升效率,除了增加库存,没有太多实质意义。国外自动化技术那么成熟,也没到处开建西门子成都工厂这样类似制造厂。西门子成都工厂为什么要建在中国,真有那个需求吗?其实就是广告而已。配合国家层面的智能制造宣传。从现在中国制造现状来看,中国制造要是走向浮夸,虚无,必死!脚踏实地选择发展道路才是百年企业的正确途径。收购容易,整合难,不同文化相互干扰,不同体制下企业发展道路不同导致的管理上见解不同,都会在收购后集中体现。
我认为收购成功对中国智能制造的业界不会有大影响,库卡还是一家德国公司,不可能转移到中国来,他们也不想变成中国公司,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有很多,最典型的是上汽当年收购韩国双龙,最终由于急于转移而带来的失败。如果我是方洪波,收购完成后,只行使股东的权利,决不去做双方的融合,美的就是美的,库卡就是库卡,决不将其变成美库。因此,我说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美的又多了个盈利或亏损的空间。
对于美的并购库卡,我认为这是好事,在当前家电行业发展趋缓,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此举可以理解为美的在寻求更好的服务和新的增长点。
首先,美的拥有充足的资金,其次其底层工厂有对机器人的需求,最后美的拥有广泛的代理商和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维和战略分析,整合美的的资金、市场和库卡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服务机器人,扩展新的市场,此举在情理之中。 美的和格力都在进军机器人行业,但是各有方法。美的之前与日本安川合作过,但并没看到多大成绩,此次与国际企业并购融合,如何快速的整合,变成自身的技术,美的应该有了自己的思路。对于格力,我表示钦佩,自己研发需要更大的努力,会面对更多的困难。鉴于企业文化不同,美的工厂智能化程度较高,而格力偏向于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侧重点不一样。格力自己研发机器人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做出巨大的改变。
针对国内机器人过热的情况,我认为机器人行业在三五年内会有大洗牌。现在机器人火的有点过,很多企业做集成,并没多少技术含量,也没什么利润,日子难过,仅靠补贴是很难维持的。但是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各种尝试,这是必然过程。
1、发达国家经过六十多年的技术发展、产业整合,全球已经形成了ABB、KUKA、安川和FANUC四大工业机器人公司,垄断着全球70%以上的市场。这四家公司的技术各有侧重,市场竞争力都很强。
2、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即便是新松机器人、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等国内龙头,与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公司相比,规模很小,竞争力很弱。
3、当前产业态势下,国内公司只有四条产业路径。
第一,公司聚焦到核心零部件上发力,比如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仅这块就占到机器人成本的30%以上,多数依赖进口。南通振康、南京绿地已经开始迫使国外降价。
第二,在四大公司薄弱的领域,结合具体生产工艺,在细分应用市场上做精做细。
第三,做高附加值得新型工业机器人产品。
第四,产融互动,收购国外拥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公司,因为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中国,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海外四大机器人公司发起收购,将成为2016、2017年的大概率事件。就像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干,后来收购先正达,因为农药最大的全球市场在中国,美的集团收购德国KUKA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最大的全球市场在中国。
近年来,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增长趋势明显,据普华永道2016年1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15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16年展望》显示,由于经济转型推动国内战略并购交易强劲增长,2015年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数量与金额均创下历史记录。并购交易总数量上升37%,交易总金额上升84%达到7340亿美元。有114笔并购交易的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也创新高。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将增长超过20%,科技行业将继续成为行业热点。
美的是一家领先的消费家电及暖通空调系统全球性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种类,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家电、及各类小型家电。美的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致力创造美好生活。美的专注于持续的技术革新,包括机器人,以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令生活更舒适、更美好。美的于1968年成立于中国广东,迄今已建立全球平台,拥有约200家子公司及9个战略业务单位。美的于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实现收入超过187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10万名员工。美的在全球运营21个生产基地及约260个物流仓库。美的于深圳证劵交易所上市。
德国库卡成立于1898年,是世界几家顶级为自动化生产行业提供柔性生产系统、机器人、夹具、模具及备件的供应商之一。1996年,库卡焊接设备和机器人有限公司分成两个在市场上独立运作的公司,即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及库卡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广泛应用在仪器仪表、汽车、航天、消费产品、物流、食品、制药、医学、铸造、塑料等工业,主要应用于材料处理、机床装料、装配、包装、堆垛、焊接、表面修整等领域。库卡是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