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电极的加工
电极的粗加工设置基本上与型芯相同。不同处主要在精加工。
电极模型一般是直接根据型腔模型得到的,然而电加工时要求电极与型腔之间存在一个放电间隙。由于电极模型可能由许多曲面来构成,如果在模型上直接做多曲面偏置会有一定困难。为了补偿放电间隙,需要通过加工面一定量的过切来实现。
实现加工面一定量的过切有多种方法,如计算时采用较小刀具,实际加工时采用大一点刀具的“骗刀法”等。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对精加工参数表中的SRF.OFFSET参数设置一个绝对值与放电间隙相等的负值。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刀具必须是球刀或圆角刀,且圆角半径大于该值。
另外,不同的面可能需要设置不同的过切量。这可以通过将有不同过切要求的面分别定义为零件面组1(PARTSURF)及零件面组2(PART2SURF),并设置不同的偏置值来实现。
3应用案例
3.1吊钩锻模型腔的加工
吊钩锻模为典型的HALF模,型腔上下对称,下模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3所示。毛坯的边界尺寸为240mm×240mm×60mm,上下平面及四周轮廓已精加工。现需要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定位孔及整个型腔的加工,生成的加工工序如下:

(1)粗加工按深度分两个工序进行
提取型腔轮廓线,采用POCKET︱CONTOURROUGH+FINISH,刀具采用直径为?12mm的平底铣刀,加工深度范围0~-1.50mm,以SPIRALCUT的走刀形式一次完成飞边槽的粗精加工
余下部分采用WCUT︱CONTOURROUGH,刀具仍为直径?12mm的平底铣刀,加工深度范围-1.50mm~minpz,以SPIRALCUT的走刀形式进行型腔的等高粗加工。由于平底铣刀无法加工到型腔底部较平坦的部分曲面,因此需要使用球刀对型腔进行二次粗加工。
(2)半精加工
采用WCUT︱CONTOURROUGH,刀具采用直径为<10mm的球头铣刀。加工参数选择SPI2RALCUT、WITHSTOCK、BETWEENLAYERS:ONSRF,加工型腔底部的残留余量。
(3)精加工
采用WCUT︱CONTOURFINISH,刀具采用直径为<6mm的球头铣刀。加工深度范围-1.50mm~minpz,加工参数选择SPIRALCUT、BE2TWEENLAYERS:HORIZ。采用基于自动斜率分析结果的分区域加工,陡峭面采用等高加工,平坦面采用沿面环切进行精加工。
(4)清根加工
采用REMACHIN︱CLEANUP,采用直径为<4mm的球头铣刀。加工参数选择PREV.TOOL=BALL6,SPLITHORZVERT,主要用于吊钩凸耳处的清根及清除其它局部曲率半径较小处的残留。
经上述工序加工后,吊钩锻模的加工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