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E |
|
| 安世亚太:车辆后桥应力分析及改进 | 发表时间:2006-12-23 江铃汽车股份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中心 蔡志武 来源:安世亚太 | 关键字:后桥 有限元 应力 强度 | | 采用三维设计软件UG建立了某型车后桥壳的数值模型,通过数据接口转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经修复及网格化后形成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桥壳的整体应力分布,指出了桥壳存在的不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杆支座板的布置对桥壳的强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平衡杆支座板的几种改进方案的分析比较,为支座板改进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 | 3.2 车桥壳的约束情况 车桥壳的约束支承两端简化是在左右支点加约束:Uy=0,Uz=0;同时在左支点加约束为Ux=0,Rx=0;中间联接传动轴部位简化约束为:Uz=0,如图3所示。  图4. 平衡杆模型与抗力  图5. 车身不发生倾斜时桥壳应力分布 4 计算结果分析 4.1初步计算结果 通过FEM对平衡杆模型有无作用力计算比较。当平衡杆扭6度时,平衡杆支架对桥壳作用力为正负9070牛顿,不难得到在距中心0.271米处产生的附加弯矩。有作用力计算得壳体最大挠度5.905毫米,第一/三主应力为335/-344Mpa;无作用力计算得壳体最大挠度5.583毫米,第一/三主应力为285/-292Mpa,可见平衡杆支反力,加大了桥壳工作负担,壳体最大挠度增加了0.32豪米(5.7%),同时位置偏移,第一三主应力值增加了17.5%到17.8%,可以说:平衡杆支反力对桥壳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桥壳弯矩的加大。如图5、6所示  图6 平衡杆角度为零时桥壳最大应力  图7 桥壳敏感部位局部的计算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