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1 单元的选择
在金属膜盒的动力学特性计算中分别采用45号单元与30号声流-结构耦合单元进行结构和流体单元的离散;膜盒内部气体采用14号弹簧单元模拟其等效刚度;试验管路内的液体惯性采用液体附加质量法进行模拟,用21号质量单元离散。
30号三维声学流体单元用于模拟流体介质和流体/结构相互作用的界面。该单元有八个节点,每个节点有4个自由度:x、y、z方向的平动和压力。但只有在界面上的平动自由度(通过控制该单元的开关)才有效。下面是其单元的示意图:

3.3.1.2 材料属性:
膜盒有限元离散的单元物理属性见下表1,膜盒内气体的等效刚度见表2。
表1 充压膜盒有限元单元物理属性
结构 | 离散单元 | 弹性模量(pa) | 密度(㎏/m3) | 声速(m/s) |
膜片 | 45号实体单元(共17344个) | 2e11 | 7800 | |
上盖 | 7500 |
与固体接触的流体 | 30号流固耦合单元(6816个) | 2e9 | 1000 | 1414 |
不与固体接触的流体 | 30号流固耦合单元(4048个) |
气体 | 14号弹簧单元(7个) | K=见表2 |
液体等效质量 | 21号质量单元(1个) | m=100Kg |
表2不同内压和外压下膜盒的等效气体刚度
膜盒内气压(MPa) | 低压 |
膜盒外液压(MPa) | 低压 | 中压 | 高压 |
膜盒高度(mm) | 28.36 | 25.4 | 0.0232 |
膜片高度(mm) | 0.709 | 0.63447 | 0.58054 |
膜盒等效刚度(N/m) | 6.3886e+004 | 5.8384e+004 | 5.4959e+004 |
膜盒内气压(MPa) | 高压 |
膜盒外液压(MPa | 低压 | 中压 | 高压 |
膜盒高度(mm) | 52.5 | 46.9 | 40.3 |
膜片高度(mm) | 1.3 | 1.2 | 1.0 |
膜盒等效刚度(N/m) | 4.9581e+005 | 2.8637e+005 | 1.8932e+005 |
3.3.1.3 边界条件
在模型中,采用膜盒底部固支,上部自由的边界处理。在流固耦合界面(即膜片和液体接触处以及外筒和液体接触处)加标记子FSI,从而使固体的位移和流体的压力在此耦合。
3.3.1.4 求解器
采用ANSYS的非对称(Unsymmetric)模态提取方法,在内存512MB,硬盘容量为20GB的计算机上用了三小时15分钟得到最后的结果,由于一阶频率比较低,而试验中得到的频率大多在20Hz左右,所以特计算了2阶频率以做参考。有限元模型见图4,结果见表3。

表3 采用三维有限元求解的膜盒固有频率
气压(MPa) | 液压(MPa) | 膜盒固有频率(Hz) | 振型描述 |
P0=低压 | P=低压 | 1 | 8.548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17.628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
P=中压 | 1 | 9.046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53.48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
P=高压 | 1 | 8.408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52.153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
P0=高压 | P=低压 | 1 | 10.681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45.131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
P=中压 | 1 | 6.767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48.98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
P=高压 | 1 | 7.3034 | 膜盒上下均匀振动周向波为零 |
2 | 51.695 | 轴向有一个疏密波周向波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