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博客热文:创意,创新,创造,数字化
·UGS,支撑全球制造业产品创新
·创新推动商业价值高峰对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DM/PLM技术在中国的十年
·Teamcenter解决方案系列—维护、维修与大修
 相关新闻
·
ENOVIA MatrixOne在服装业贸易展上首次展示与Adobe Illustrator软件的集成
·
西安伊思灵华泰签约CAXA V5
·
北京科博会突出创新主题,CAXA服务制造业成果累累
·
东风朝柴利用PTC Windchill提高跨职能和跨部门协作能力
·
“CAXA汽车零部件行业PLM解决方案研讨会”在京召开
·
五菱集团牵手CAXA 共拓汽车产业发展
 相关热贴
·北京天河公司PLM很牛哦
·请教,CAD是否是PLM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中国模具企业PLM实施方案
·请问国外plm产品好像都不包含capp,怎么解决工艺问题?
·PLM 国外论坛???
·招聘PLM实施、销售人才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PDM/PLM
 
PLM如何实现对SCM、CRM、ERP的一体化整合
发表时间:2005-7-4    来源:支点网
关键字:PLM SCM CRM ERP 
一位CIO所说“有了PLM系统,ERP、CRM和SCM系统才终于有了它们一直需要的东西——一个可靠的、可以普遍访问到的、最新、最准确、最完整的产品信息源。”

    1、PLM的价值

    毋庸置疑,欧美、韩国等国家的GDP和产品利润率远高于大中国地区。让我们观察一下双方的盈利形态,就会发现,台湾这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依赖于贴牌生产,虽然台湾号称生产世界上哪个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为世界级厂商制造晶片,但利润仅是欧美等厂商的几十分到几分之一。而和台湾当初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后来几乎面临国家破产的韩国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其现在所生产的韩剧、制造的汽车充斥东南亚社会的各个角落时,台湾人惊呼“其实我们很失败!”。懂得宏观经济的人都知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距,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欧美等国家使用“产品至上、设计第一”的产品策略,而把低附加值、高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的生产等环节转移到落后国家。

    另外根据国内知名专家介绍和统计,国外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产品研发为核心,再结合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形成整合的信息支撑系统;而国内企业信息化大多以ERP为核心,台湾地区十几年前也是以ERP为核心。这种格局和欧美、韩国、台湾、中国的盈利模式完全适应的,但这决不是中国、台湾等想要的格局。从欧美国家发展的轨迹和目前的格局来看,形成“产品至上”的研发策略是竞争的必然趋势。可喜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设计方向发展,PLM也在近几年发展的红红火火。这种国内外应用软件的差别,台湾信息化的发展轨迹是值得深思的。

    回过头来看一下PDM的发展。PDM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CAD数据管理、产品配置管理以及对所有产品相关数据管理的过程,在1997年左右PDM的理论和应用比较成熟了,大多数PDM系统可以管理企业研发部门的数据和流程,实现了在研发部门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与此同时PDM在提供产品数据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力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无论从理念还是实际项目中,PDM系统并没有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也没有提供给企业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正如ERP的发展经历了MRP、MRPII两个阶段一样,PLM系统在经历了EDM、PDM两个阶段后终于出现在企业家和软件厂商的视野中来。和PDM不同,PLM第一次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第一次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研究软件的实现,第一次从全面解决方案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优化管理。以往的PDM产品,虽然或多或少有集成或有效性管理的功能来支持和ERP、生产数据准确性,但从来没有一个PDM软件可以有效的跟踪和管理产品的制造数据、质量数据、售后服务数据;在更改管理和产品改型设计的支持上,也仅仅实现了设计数据发放和配置管理,并没有把产品问题反馈、客户建议等更有价值的需求纳入到系统管理和解决方案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PDM仅仅实现了开环的设计更改流程,这和当年的MRP只能进行开环的生产作业计划何其相似。

    目前,真正的PLM产品大多数以柔性的面向对象的体系来搭建产品数据框架,以流程管理协同Internet环境和企业的合作者和ERP、CRM等系统,以业务对象的生命周期控制产品演化策略和协同。只有这样,PLM系统才能完全支持在整个生命周期种价值链中构思、评估、开发、管理和支持企业业务。正如一位CIO所说“有了PLM系统,ERP、CRM和SCM系统才终于有了它们一直需要的东西——一个可靠的、可以普遍访问到的、最新、最准确、最完整的产品信息源。”

    2、如何实现生命周期的协同

    从以往的PDM企业应用来看,管理产品信息的更改以及保持对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控制,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对于如何管理具体产品数据和客户反馈更是一个盲点。要成功地实行“产品至上”的盈利策略,必须提供一个适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和相互协作的基础架构,来高效汇集和管理不同的产品信息并支持完整而有效的运作过程。

    依据PLM业界经典的诺门架构(Norman’s Structure)(图1),研发活动是所有活动的源头,而PLM系统是协同企业关键业务的核心架构。整个企业在前端由CRM系统与客户联系,在后端电子化采购系统(eProcurment)或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与供货商沟通;研发活动的产出—新产品的资料会传到下端MRP系统进入生产程序;企业销货收入、成本、获利的贡献,会经由ERP系统的财务数字反应给管理阶层得知。国外企业正是借这种架构并通过PLM系统为主的整合系统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运作。

  图1企业信息系统整合架构(诺门架构)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Va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