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研究现状及意义
PDM是八十年代出现的新技术,历经2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在美国,近50%的企业应用PDM 技术。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研究,并被很多企业运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北京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中第一个应用PDM作为集成平台的企业,其PDM系统集成方案如图2,该系统将CAD、CAPP、CAM等系统进行封装,由PDM对其进行权限和数据管理,从而实现设计信息的集成。由于PDM侧重于设计信息的管理,对生产库存采购的管理则通过MIS系统管理,两个系统的数据结构不一样,数据交换可以通过数据接口的形式来实现。在此环境下,新产品开发改变了原产品开发人员的组织方式,由行政科室(设计科、工艺科、标准化室) 改为以产品为单位,由设计、工艺、标准化等人员组成的项目组。使设计工艺标准化审核等工作打破了行政组织,减少了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

实施PDM后,新产品设计周期比原来缩短15%-25%;变型产品设计因借用率较高(可达50%-80% ) ,周期比原来缩短30%-50%;工作量减少70%以上。其他还有大连机车厂、科龙公司等在实行PDM后都收到很好的效益。当然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如获得管理者的支持,形成强有力多功能的部门,PDM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服务,分布实施的一些步骤,标准化工程及人的因素等。
3-4 建立PDM应注意的问题
商业软件必须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满足企业的具体要求。因此企业在建立PDM的集成化产品开发环境会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3-4-1 PDM的选型
PDM的选型需要在价格、功能、应用的方便性、实用性、供应商可提供的技术支持等方面全面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PDM与企业现有的Cax应用系统的集成。它包括PDM/CAD接口的设计;PDM/ERP接口设计等;
3-4-2 PDM的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处于两种或多种软件之间的传递信息的软件。目前采用基于ORB的CORBA技术更利于向Internet技术延伸。
3-4-3 PDM的数据管理
如何有效,可靠管理PDM系统海量的数据将是一个艰巨任务。基于网络式数据库原理集成PDM 系统更符合敏捷制造的要求。
此外企业建立PDM时,应坚持“效益驱动”的原则,联系实际,找准主要矛盾,如生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成本高等,与高校合作快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正成为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将决定着制造业的竞争水平。因此,在新的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应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力度A 针对其关键技术加强研究,以尽快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此外实现敏捷制造的PDM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现有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与外部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无缝集成,我国很多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已达到了很高的集成度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能力,但由于最初的技术限制,目前对于大量外部信息不能实现自动采集和快速响应,因此企业应进行信息的标准化和信息交换标准(如STEP)中的研究,建立开放式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