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统一的语言环境
设计人之间的设计数据交换是实现专业设计团队乃至整个项目设计团队协同设计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设计数据的无障碍交换要求具备统一的语言环境。
专业团队协同设计
专业内部按照不同的设计内容进行分工,而不再按照图纸目录分工。专业团队的每个设计人将各自的设计内容上传到服务器,能过服务器的设计文件管理系统,将专业团队每个人的设计内容有机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设计数据。
项目团队协同设计
通过服务器的设计文件管理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资料实现自动管理、流转和存档,将所有各专业的设计内容有机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数据。
设计文件资料的统一管理
将每个设计人的设计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图纸资料都集中储存在数据库服务器 ,并且有安全、完善的共享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由服务器实现图纸的版本管理与控制,数据库服务器有完善的备份安全措施。
协同设计可以使参与项目设计的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借助网络和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即时沟通设计意图,即时传递相关专业的设计信息,将传统的串联的设计模式变为并联的设计模式。
协同设计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层次是专业团队内部的协同。专业设计团队形成合理的人员级配,每个设计人员按分工的设计内容创建数据文件,设计人之间的配合由参考文件支持,专业负责人和工程主持人也通过参考文件控制设计全局。所有设计数据通过服务器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和流转。第二个层次是项目设计团队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各专业的设计信息通过服务器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传递和沟通,实现准确的配合。统一的工作模式和统一的语言环境则是实现协同设计的必要条件。
目前,通过与纬衡科索者的配合,我院的协同生产平台的建设已经初具成效。我院的协同生产平台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整合设计及管理流程,可以直接协助管理者与设计人员整合图纸设计与管理流程,提供完整而灵活的设计过程支持,并充分考虑设计人员在图档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利用多种网络通信手段和专业工具协助用户进行图档设计,使设计人员能在这个网络化的平台上协同工作,以完成图档的提交、传阅、批注、发布等。设计人员可以灵活地管理技术文档,和团队成员随时交流设计思想和共用设计资源。
目前我院的协同生产平台已具有了许多突出的特点:
1、项目管理平台:项目负责入可以在平台内对设计项目进行管理,从项目规划、参与专业、设计角色与权限,设计成员,设计流程,任务分解与监控,专业互提资料管理等多方面对一个设计项目进行设置与管理;各设计师可以根据项目负责人在不同项目里设置的角色和权限承担不同的任务;
2.项目化文件管理模式:所有设计文件的创建、传送、提交、退回、审核、审定、发布等均有服务器管理,并由系统按照项目对所有文件进行组织管理,不再需要用 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来进行。用户面对的客户端可以对服务器上自己由权限浏览或修改的文件进行操作,而不能超出权限违规操作;
3.设计协同:专业内与专业间的协同合作由服务器管理,如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的配合,则当建筑专业发布新版本的图纸时,系统会在其它设计师修改利用这张建筑图的图纸时进行自动通知,并提示给出不同版本的建筑图以供选择更新;
4.自动识图: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通过简单设定的图签模板识别图签内容,设定方式操作简单,可大批量识图,更可以识别图纸内部的所有文字信息,便于查找;
5.内部交流:提供内部邮件、自动提醒、在线对话等工具,便于设计师的异地实时交流;
6.版本管理:保存在服务器上的图纸文件,由系统提供版本管理,如版本号与修订号的生成更新等,不再需要设计师本人用文件名来区分不同时间绘制的图纸;
7.备份机制:灵活的备份机制,可以自动或者手动针对特定项目定时或随时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8.安全系统:确保图纸从生成、修改、传输、发布,到最终的归档、查询和借阅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目前我院的协同生产平台已经在奥运项目上得以成功的实施与应用,并让我院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人员,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都能得到切实的效益!
在新世纪之初,我们面临着大量的发展机遇,十六大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奥的成功、以及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使建筑业持续升温,建设规模逐步更大。对于勘察设计单位,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
今天我们全力开展的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着眼于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迅速增强勘察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