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目标管理
 
连续审计出效益
发表时间:2007-5-20 ERIC KRELL   来源:世界经理人
关键字:连续审计 控制监控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06内部审计状况职业研究》,被调查的美国公司中有半数的公司目前正在使用“连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技术。这种技术的典型特征是利用技术优势来缩短内部审计周期、改善风险和控制安全系数。本文中提到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实施连续审计工具和做法的企业在提高效率、财务信息准确度和风险控制程度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企业面对连续审计的长时间犹豫终于要结束了。软件供应商、学者、咨询顾问和一些较早采取了连续审计的企业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企业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最终决定采用?这种耽误可不能说是成本高的原因。一个连续审计应用软件所需的投资仅为20至30万美元,但可以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差旅费和总账处理中找出差错,因此而节省的费用在一年内就可以弥补成本。这节省的成本还仅仅算的是找出来的那些差错的账面价值。而且,现在有更加细分的CA应用软件可供下载,价格也已降到了五位数。

    效益

    不管企业犹豫的理由是什么,对实时财务报告的需要已经促使他们实施连续审计。然而,还有更重要的因素推动连续审计的不断升温。“你如何使价值最大化,如何管理并降低风险?我个人认为,连续监控与连续审计对这两方面都有帮助。”美国会计总署总审计师兼罗格斯大学(Rutgers)连续审计中心(CCA)主席沃克(David M. Walker)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我认为,企业既需要由管理层实施连续监控,也需要由外部审计员或者内部审计员,或者两种人员共同实施连续审计,进行检验与稽核。这个方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的财务高管和内部审计人员也同意这样的观点。西门子公司的IT审计总监布伦南(Rod Brennan)的博士论文对连续审计做了研究。布伦南有MBA学位,在财务主管和财务IT经理的位子上都工作过。他说,研究表明考虑到连续审计节约的成本、提高的效率和在风险防范方面取得的效益,实施连续审计几乎是不需要斟酌的。

    “我想,有效防范欺诈的惟一办法就是全面使用自动化。”他说。但连续审计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支持实时财务状况报告,布伦南补充说。“这可能是采用连续审计而不是其他手段的最大原因。”

    涵义

    连续审计25年前孕育于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经过今天罗格斯大学的连续审计中心以及连续稽核与报告实验室(Continuous Assurance and Reporting Laboratory)的研究取得了不断发展。

    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连续审计通过两种方式将内部审计部门人工操作的审计工作自动化。第一种方式是借助应用软件在成千上万的账单、采购、开支和总账交易中,找出与要求不符的地方,帮助公司全面地了解交易过程,而且比依赖人工审计更可靠。另一种方式是对财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控制措施进行连续的监控。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企业的需求和法规的要求有所改变时,ERP和其他会计应用系统的所有相关功能可以正常运行。

    连续审计的不同种类和相应的不同名称让准备采用的企业困惑不已。罗格斯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兼连续审计中心主任小沃伦(J. Donald Warren Jr.)指出:“‘连续审计’*6*2、 ‘连续稽核’和‘连续监控’这三个术语常常被交换使用,在定义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这些名称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一些相关的解释已经形成。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已经认同并宣传连续审计的重要性。IIA2005年发表过两篇关于连续审计的论文:一篇极为详细的长篇巨论《连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操作模式》,另一篇是《连续审计:稽核、监控、风险评估的应用》,亦名《全球审计技术指引》(GTAG)。后一篇文章为连续审计的新手提供了简明易懂的介绍。GTAG在独立性与实施主体两方面区分连续审计的不同定义:连续审计由内部审计人员实施,而连续监控由管理层实施。

    布伦南在他撰写的论文中将连续审计方法分为检查活动与预防活动。检查活动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发生的大量交易进行监控,而预防活动则重点确保ERP系统内部及外部的其他财务和会计应用系统是否有实施恰当的控制措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孙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