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对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管理中所遇到的本土化问题的根源。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欧美文化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东方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本位,而西方价值的基础是个体本位。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我们管理思想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如果企业也和封建王朝的疆土一样,固定不变的话,那么只需要“安人”的管理思维自然是企业主们喜欢的思想武器。可遗憾的是,企业的竞争不在于内部,而在与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对手的竞争,其边界随时会被他人占领。这也注定了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思维是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竞争的。尽管如此,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他们更为排拆的是以个体本位的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他们更喜欢的是传统以维护领导权威的集体主义的管理思维。除了市场推动和生存压力外,他们不希望走出权威的庇护。承认员工个体独立性就等于自己权威的丧失。因此培训也好,内部教育也好,也总是围绕着老子的思想来运转的,自然其结果不会产生他们希望的创新力。因为他们的思维与目的是背道而驰。没有个体的精神,那来创新力,这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研发的投入那么少,总会定位在国际企业的后面的原因了。
张瑞敏说到:“前面是个坑,我跳下去,员工也会跟着跳下去。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不能过分强调领导的个人威信,而应该尽早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以防止失误。”而对大多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希望的是自己跳了下去,全企业员工来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