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职业经理人是“保姆”,而不是“婆婆”
·同一方天 同一梦想
·职业经理人的跳槽与坚守
·吞噬职业经理人的五大“任务黑洞”
·有知的无知
·中层危机:找不到人!
 相关新闻
·
2006制造业信息化年度人物和杰出经理人揭晓
·
沟通科技李继勇当选“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杰出经理人”
·
珠三角人力资源经理人研习会引领HR风尚
·
明基逐鹿举办华南零售连锁行业经理人沙龙
·
民营企业情定天思经理人ERP
·
经理人ERP销售热浪席卷河北
 相关热贴
·韦尔奇自传--被全球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公告]高薪聘请IFS实施顾问
·猎头职位 高薪招聘MES人才 No.2
·猎头职位 高薪招聘MES人才
·[原创]北京地区★高薪急聘★U9.net开发工程师
·苏州高薪聘请MES SUPERVISOR
 相关商城商品
· 高效经理人的8个思维原则
· 经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指南
· 5I个商业价值观——21世纪经理人成功的基石
· 经理人必读——企业培训
· 经理人必读:人员招聘与任用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非常高薪”害苦多少经理人
发表时间:2007-6-2 景素奇   来源:《中外管理》
关键字:高薪 经理人 
薪酬博弈五花八门,其背后都充分体现了管理中约束和激励并用的较量。

    招聘企业对“非常高薪”的顾虑

  我们了解过的很多用人企业都认为:这些曾经“非常高薪”的经理人在市场上是很难谋到原来水平的高薪的。因为“非常高薪”会出现,是某些企业在特殊时期、特定的环境、特有的薪金政策。但事实上,职场上毕竟大多仍是趋于平均水平,尤其是成熟了的规模性品牌企业,其薪酬体系都是结构化的,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才打乱整个薪酬体系。对那些刚刚拿过“非常高薪”的经理人,成熟的规模型品牌企业一般是拒绝的,原因有三:

  一是心理上很难忘却高薪。这正像一个吸过毒的人很难从心理上戒掉一样。

  二是制度文化与信任文化的冲突。有些拿过“非常高薪”的经理人尽管愿意屈就,但依然常常会被拒绝。因为“非常高薪”大多出现在非规则时期以信任关系导向为主的企业的特定阶段,这类经理人一旦进入制度化的企业后,会出现大量的不适应和排异反应。

  三是老板的风格差异导致心理不适应。如果这类经理人进入的仍是信任关系为导向的成长型企业,但因为老板都有鲜明的个性,所以经理人往往会拿过去的好处与现实的不足相比。这样一比心理就失衡了,高薪没有拿到,工作也不好做,还不如不干,于是禁不住“精神”的折磨,而愤愤然离职。一旦拿过“非常高薪”后,经理人的职业稳定度就差了。因此,规模性的品牌企业不愿意接受这些经理人。

  事实上,这些顾虑是有道理的,而且也是拿代价换来的。

  告别“非常高薪”的原因

  既然“非常高薪”这样好,而未来再找又这样难,为什么经理人还要离职?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阶段性使命完成。老板高薪诚聘人才的初衷是什么?除了前面分析到的如意经外,还有一种老板没有讲出来的:企业的阶段性用人需求。企业的发展周期是有阶段性的,每个特定时段需要对应的阶段型经理人冲锋陷阵。于是高薪诚聘都是明显带有阶段性,绝对不可能长久。一旦问题解决,经理人也就只好离开了。

  第二,不可能长久处于亢奋状态。人不可能总是处在高度的紧张状态。经理人拿着高薪,拼命干一两年,就会松劲。该干的活也都干得差不多了,潜能也都发挥出来了,本事也都亮出来了,再继续创新也很难了。

  第三,家里人开始做“工作”了。因为经理人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多了,用于家庭和生活的时间必然会少。刚开始家属会因高薪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时间长了就不能忍受了。

    第四,经理人心理发生了变化。刚开始,经理人心存喜悦和感激。时间久了,这种喜悦和感激自然消失了,认为这些高薪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得的。随着工作问题的积累和老板之间的摩擦增多,又带来了经理人心态新的失衡:“我本来就应该得更多!我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业绩,老板得的太多了!”随着矛盾的积累,钱都是小事,更主要是“老板不尊重人,太刚愎自用,老板阻碍着企业发展……”总之,老板的问题“罄竹难书”,于是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超越自己的权责,开始挑战老板的权威,觊觎老板的法器——紧箍咒。这一挑战不要紧,必然是经理人走人。

  第五,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需要。无论怎样,企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会谋求降低人工成本。而裁老总是降低人工成本最快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老总换人如同走马灯。

  难甩掉的“高薪病毒”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了解,“非常高薪”经理人再就职历程大概有如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刚离开时不着急。因为高薪时期确实太累了,同时也积累了一部分财富,于是以休息为主,以寻找工作为辅。

  第二阶段:边休息边找工作。最初对工作不太在意,而且给出的薪水往往很难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一牛气就错过了好的工作机会。

  第三阶段:以找工作为主。自己休息一段后发现新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追着自己,于是变得相对着急,托朋友放开了在圈外找,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因为人家一听要的薪酬大多给吓住了。

  第四阶段:委托猎头公司推荐工作。这是高级经理人主要的找工作方式。猎头公司从专业的角度,一接触就会大致判断出这些“非常高薪”经理人的真正市场价位,即便有企业出得起高薪,但对经理人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用人企业一般拒绝这类经理人,所以这类经理人通过猎头找工作也有一定困难。

  第五阶段:四处递简历。“再闲下去人就废了”等议论从亲友那里不断发出,于是乎自己心里也毛了。情急之下,于是乎就开始到处递简历,也顾不得面子了。像这样级别的老总,一旦通过公开递交简历就不值钱了,价格会飞流直下。

  第六阶段:犹豫彷徨,飘忽不定。由于自己的价格飞流直下,自我定位混乱,于是就出现以下情况:一是随便找一个企业。因为薪水同原来的高薪相比也许下降了三五倍甚至十倍,心理能好受吗?工作能尽力吗?当然工作也干不好。或是由于自己情面上拉不下来,就勉强答应朋友“帮忙”。总之薪酬是大大降低,职业飘忽不定。这个过程大概要经历三五年。试想一位经理人的职业辉煌期最多也就十年,这一晃三五年就过去了,再等到重新定位恢复正常的职业常态何其难也!

  而且,原来一两年挣的“非常高薪”,在后来的职业休闲期和飘忽期又都给拉平了,甚至还不如那些一直薪酬正常稳定的经理人。这就是职场,这就是人生,很平衡。如果拿过“非常高薪”,但自己不留恋、不贪婪,即便后来少了,但综合起来能赶上平均水平;如果自己贪恋“非常高薪”,其结果必然是综合起来连市场的平均水平都赶不上。贪恋的结果,就是让你原来拥有的重新失去。

  对于这些“非常高薪”的经理人,其实我们猎头也为其鸣“冤”。拿高薪不是他们的错,但负面的结果却让他们背负了。哪怕你是非常优秀的经理人,一旦打上“非常高薪”的经历,基本上就携带了“高薪病毒”,伴随你至少三五年。所以说,“非常高薪”确实害苦了一批经理人。

  谏言平常心

  高薪是经理人的梦想,是自己能力的客观反映。但经理人不可忽略一点: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新的职位不断产生,但更多的新职位是给新人准备的。所以,与其盘算着挣“非常高薪”,不如盘算如何适应和走进新时代,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尽可能地延长职业青春。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