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BO首席执行官:商业智能(BI)进入收获季
·刘小兵:从CIO到CEO
·应对独裁CEO的四种方式
·CIO与CEO保持步调一致
·数据挖掘 是“大忽悠”还是“懵懂少年”
·CIO黯然离去为哪般?
 相关新闻
·
达索CEO透露野心 要打造中国PLM行业标准
·
赛门铁克11亿与华为建合资公司 任正非任CEO
·
惠普前任CEO:并购康柏明智 成功预料之中
·
开目公司荣膺“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供应商”称号
·
MySQL CEO首次访华 力推企业级应用
·
SAP全球CEO孔翰宁领导能力受肯定 延长任期至09年
 相关热贴
·韦尔奇自传--被全球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成不了CEO的CIO,未必就不是成功的CIO
·CEO从CIO身上到底想得到什么
·CEO真的很看重IT的价值吗?
·CIO如何运用4P学说服CEO
·从CIO晋升为CEO,其实并不难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吴鹰:困境中才能辨别"man"与"boy"
发表时间:2007-6-4    来源:it时代周刊
关键字:CEO 市场 UT 
吴鹰在个人声明中表示,“对董事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感到非常遗憾”,“对董事会在还没有认真讨论公司下一步战略前就急于要求我离开表示不解。” 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吴鹰将离职的传言终于变为现实。

    事实证明,他又错了。

  身处漩涡之中的UT首席科学家杨景,不得不对IPTV加以褒扬。他表示,IPTV是消灭数字鸿沟、实现全社会信息化的最有效途径。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要给IPTV捧个场,那样UT也能好过些!

  股价一挫再挫,亏损无边扩散,UT董事会眼睁睁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司股票,如今变得如同大白菜一样被低廉抛售,心中自是焦虑万端。更有分析师表示,UT股价在5美元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固定资产在不间断地无形流失,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倍受打击,高管跳槽风波愈演愈烈,而更为重要的是,股民的集体不买账已经凝聚成为公司内部的巨大压力。

  一向只负责资本层面,并不实际操作中国业务的UT董事长兼全球CEO陆弘亮恼了。当时透露出来的可靠消息是,从2007年1月1日起,由UT独立董事Tom Toy担任公司董事长,陆离职后仍将担任公司战略顾问,但全球CEO将不再考虑吴鹰。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采访中,吴鹰曾经透露,自己虽然很早以前就曾被陆老板“钦点”为全球CEO(公司也作过公告称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由吴鹰担任全球CEO),但总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有差距。但当2006年5月陆老板决定辞职并继续委任吴鹰时,吴鹰开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了,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如今老板的脸色变了。

  行业资深人士何涛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深刻剖析了陆与吴的复杂关系。

  据何涛讲述,陆弘亮是一个非常好相处、非常大度的人,更是一个可以做哥们、值得托付的人。早在与吴鹰合作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陆在美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只是国内对此关注度不够。直到吴鹰和小灵通在国内的一路高歌才促使大家发现,原来在吴鹰和小灵通背后还有这样一个精明的战略投资家在整体策划。

  “我的弱点也是我的优点,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很多时候我明明知道某个人借钱有去无回,但我还是要帮他。别人都说我太天真。”总是保持一脸笑眯眯表情、曾经创办过3家公司且深谙硅谷创新机制的陆弘亮,这样对自己人格作剖析,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是针对吴鹰的意思。

  对于这个结论,本刊向UT斯达康求证时,UT只是表示结论错误,但具体是哪错了,并未向本刊明言。

  诸多分析人士在与本刊记者交流时都流露了类似的观点:陆弘亮在UT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人,至今无人能够撼动。UT董事长陆弘亮和董事会为什么要否决吴鹰的职位?其实无非是给股民一个交代。 

  固执的性格害了自己

  UT走到了尴尬的悬崖边上,无论怎么走,都很危险。

  自诩“60分的能力,80分的舞台”的UT,处处宣扬尊重人才的“一团和气”,但其实不然。

  某位UT前员工对《IT时代周刊》讲,当初见到大胡子的吴鹰,并认真聆听了其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宏大解读后,当即感叹自己“找对了领头羊”。但承认“理想高过现实”的该员工,却在具体工作中,逐步修正了自己从前的观点,而且后来随着UT整体发展多次遭遇掣肘,“吴鹰在UT的标杆作用已大幅度退化”,而其内部机制也凸现了重重漏洞。 公司领导的个人意志往往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最终走向,是否善于采纳下层员工的可行性建议非常关键,吴鹰和他的UT从企业战略上来说,似乎并没有理顺这样一个基本关系。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连福表示,作为小灵通精神象征的吴鹰,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但从小灵通一夜成名后,他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人如果一度财力膨胀,性格往往扭曲,自己认为无所不能了,别人的正确建议都听不进去了,一切自我说了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单一的市场、单一的产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做高科技产品的企业而言,是最危险不过的,而吴鹰却偏偏固执地走到了这一步。

  消息灵通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不论UT是否“改嫁”,吴鹰这次铁定是要离开UT了。只不过,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吴鹰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UT董事会最新调整下达之前,紧密配合其他同事以及美林证券,站好UT最后一班岗。而在此关键时刻,吴鹰需承担相应责任。之后,UT斯达康向《IT时代周刊》回复,认为这是商业谣言,公司早就公开辟谣,并掌握了谣言出笼背景。但让记者感兴趣的是,谣言的出笼背景是什么,UT并没有透露。

  10月27日,一位UT在职员工在多次表露“千万不能署名”后,终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深入交流后,该员工就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和吴鹰离职传闻,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他说:“其实, UT内部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动荡了,原因有两个。首先,大家心里一直都绷着根弦,而且不论基层员工还是中层领导,都很惶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公司运作的整体不景气极有可能再度引发大规模裁员。再者,整个公司从上到下,无论在杭州、深圳、北京还是在美国加州,在尚未传出正式消息前,就已经对吴鹰的去向猜测纷纷,而其中,除一部分高层在私下表示过吴鹰将要离开的消息外,更多人听到的却是:吴鹰即使不走,也会被降职处理,很有可能调离北京,去杭州负责研发、生产,但这样的任命,对好强的吴鹰来说,接受起来很不容易,是否接受这样的任命非常难说,所以,离开的可能性非常大。”对于UT员工的这段采访,事后本刊向UT求证时,却仍然被UT定义为谣言。UT在回复本刊的意见函中,表示愿意真诚地与媒体沟通,但当本刊记者与UT方面进行沟通时,得到的却不是这个结果。

  在发展战略上饱受重创的UT,这个号称“东方智慧,西方创新”的国际“大”企业,再度面临艰难的选择。

  精于交际、口才超人、融汇中美文化于一身的吴鹰,被尴尬地丢在死寂、灰暗的世界里。

  吴鹰,一个十字路口的末路英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