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ERP软件与普通财务软件接口方式的讨论 | 发表时间:2003-9-25 特约撰稿人: 赵常记 来源:计算机世界网 | 关键字:接口 财务软件 | | | | 方案三:同时使用(不做接口程序) 1.系统总体应用模式(图)  这种方案是:物流系统(包括成本管理)使用ERP系统,财务处理使用普通财务软件。这样的做法基本上避免了两个软件各自的"缺点",使它们各自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为ERP系统截去财务部分,仍不失为一个完美的物流和成本管理系统,而普通财务软件系统不受任何影响,财务人员业务方式不变,工作模式不变。也就是说,日常订单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生产管理、成本核算等使用ERP系统进行处理,只是每月月底,计划人员和仓库人员可以依靠ERP系统给财务部门提供比以往更可靠和可信的做帐依据。 2.接口目标 ERP处理:存货、生产成本、暂估等 普通处理:除存货、生产成本、暂估以外的所有财务数据 3.数据接口简述 存货、生产成本等:依据普通财务系统的需求,ERP系统每月输出相关报表,然后,根据这些报表或汇总数据在普通财务系统做出相应手工凭证; 4.优点与缺点 优点: ◆ 财务人员不作ERP应用操作; ◆ 帐务处理方式未发生变化; ◆ 物流管理得到了优化 ◆ 不用开发程序 缺点: ◆ 物流与资金流的不统一 ◆ 财务部分数据不严格 ◆ ERP部分帐务不能冲销 ◆ 所有凭证都必须手工录入普通 问题综述: 不论那一种方案,我们都会面对一个共同的业务问题(只用ERP或只用普通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原来,计划人员或仓库管理人员在完成某个业务以后,手工记录且手工传递做帐凭据到财务部门,他们之间的"接口"是松散的或不严格的,换句话说,原来这部分工作的管理是不细的或者说是粗放的,所以财务部门也就无法采取优质的算法精确计算物料成本精确核算成品成本。 要把"手工传递做帐凭据"转变为"计算机自动传递做帐凭据"不仅仅是程序或软件的问题,也有"业务方式转变"的问题,计划人员必须及时提供相对标准的数据让计算机传递给财务部门,便于财务部门做帐;而财务部门必须及时以合适的方式准确核对和修改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两方必须协调一致的进行工作。所以要达到帐务的细化和管理水平上的提高,恰当进行部分业务方式的转变将是必须的。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得当,再好的接口都将不能使用,这将是解决接口问题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附:1  二、集成实例剖析 我们公司使用方案一已经对实现了一种国外ERP与金蝶财务软件的接口,下图显示了ERP与普通财务集成业务示意图。左面的椭圆所包括的内容是ERP物流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右面的椭圆所包括的内容是普通财务管理的涉及的范围,交叉部分是二者集成的数据接口部分,主要是各种报表、财务原始凭证。ERP系统实现销售管理、生产管理、BOM管理、存货管理及采购计划管理等,及时为财务部门提供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单据、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成本明细。在ERP物流管理中可以看到有个小方框"MRP运算",这是ERP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用来协调生产和采购、库房、销售等。普通系统实现应收帐、应付帐、成本管理、差旅费管理、总帐、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结算以及转账处理等,除部分明细报表外的所有财务报表全部由普通系统输出。其中应收、应付帐和成本管理要使用ERP系统提供的数据。  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的单据和报表传递的主要活动如下: 在收到客户订单后,市场部把客户信息、合同号、合同金额、产品类型、数量、要求交货期等参数录入ERP系统;对已发货订单,月末打印当月"主营业务成本"报表和"主营业务收入"报表送财务部门。 采购到货,仓库人员进行采购接收,同时打印出"采购接收单",整理后送"采购计划员"处;如有其它收发,月末把所有"其他收发料单"直接送财务部门,打印当月"收发存报表"送财务部门。 供应商发票到票,采购人员核对发票与采购接收单,然后把"采购接收单和发票" 一起送财务,财务人员在ERP系统对送来的发票和采购接收单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在普通生成应付凭证。月底,所有未到票清单形成"暂估明细报表",送财务部门做暂估帐。 生产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报完工,系统把各种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月末需要整理和计算当月生产中所发生的"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月末仍没有报完工的所有在制品就形成"在制明细表",需送财务部门进帐。 销售部门开"发货通知单"、"提货单"等,送货人员执"提货单"到仓库提货;仓库人员做订单发货,同时打印订单"发货单",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开销售发票,财务人员在ERP系统对订单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在普通生成应收凭证。 以上只是资金流动过程的一个实例,如果财务部门也参与操作ERP系统,更多报表可由财务部门打印和输出,就不需要其他部门提交了。在此过程中,单据和报表产生的情况和时间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到,只有在与应收、应付有直接关系的"发货单"、"采购接收单和发票"需要随时输出,其他报表和数据一个月传递一次。原因是财务要及时根据发货单来开发票做应收帐,根据采购接收单和供应商发票来做应付帐。而收款、付款、预收、预付、差旅费管理、转账等都随时在普通中进行统一管理,与ERP没有直接的关系。 集成效果 a) 物流与资金流同步运行、数量一致、帐务细化 b) 财务人员仅在ERP进行采购单、订单的审核操作,打印成本明细报表 c) 帐务处理都在普通中进行 d) 由财务人员审核生成的应收凭证、应付凭证不用手工输入 e) 所有的记账凭证都可以从普通中打印机制凭证 f) 财务人员可以对计划人员、仓库管理员、价格管理员实现有效的监督功能 g) 技术实现简单可行,仅涉及系统的两个数据表 h) 即使这两个表在系统升级时发生了改变,程序也只需作部分简单修改 这样的做法基本使两个系统各自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为ERP系统截去财务部分,仍不失为一个完美的物流和成本管理系统,而普通财务软件则是处理中国财务的典范,传递数据对其现有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