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建信息化企业 助塞飞亚腾飞 | 发表时间:2005-11-25 富学军 来源:e-works | 关键字:ERP | | 实施信息化的历程是艰难的,无论在思想上、资金上,还是在基础准备工作中,都会有重重阻力和不足。 |
| | 四、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 塞飞亚集团肉鸭产业2003年末基础财务数据如下:年制造成本23627万元,销售费用385万元,管理费用1436万元,财务费用497万元,流动资金12055万元,其中库存4421万元,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5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6万元/人.年。 2001~2003年塞飞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产值、利税、制造成本)实际平均增长率为35%,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实际平均增长率为22.64%。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2003~2006年是塞飞亚集团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增长速度为20~40%,增长因素是食品工业园区的新建项目陆续投产达产;2007年以后是集团公司的后续发展时期,预计发展速不低于10%。 2003年项目实施后效益如下: (1)、制造成本降低1%,节支236.3万元。 (2)、流动资金占用额减少2000万元(加快周转速度0.5次),节省财务费用106.2万元(按5.31%的年利率计算)。 (3)、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支出降低10%,节支182.1万元。 (4)、减少各类管理人员49人,其中:财务对仗、核算人员28人,统计分析数据人员14人,其它管理人员7人项目实施后年节支效益524.6万元。 预计实现效益:2005年700.8万元;2006年807.1万元;2007年919.1万元;2008年1042.3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 (1)、有利于提高畜禽养殖加工业管理水平,促进国内同行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2)、提高塞飞亚集团公司和品牌的知名度。 (3)、运用ERP系统后,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新机制。建立了财务预算控制体系,并逐步建立企业内部结算中心,塞飞亚集团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银行往来帐户,加强了集团对成员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资金效益发生最优化,产生最大效益。 (4)、通过ERP项目的实施,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新机制,加强了塞飞亚集团对成员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资金效益最优化;销售公司、分厂和成员企业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 (5)、实现了塞飞亚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数据化管理,减少了决策的简单、盲目性。 (6)、保障了塞飞亚集团全面计划管理,塞飞亚集团的产业特色决定了整个产业经营活动对计划的依赖,和佳ERP系统正好解决了塞飞亚集团多年来倍受困扰的问题,公司各项生产活动全部按计划进行,提高了产业的联动效应。 (7)、提高了整个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现象,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整体上提高了企业对市场迅速作出反映的能力和对内部管理的控制能力。 (8)、全面建成企业Internet网,并部分实现了与外协供需商业伙伴的网络化商务往来。 (9)、规范并细化了仓库管理,包括产品名称和种类(含包装规格和类型),批号或序列号,保存期或"包装日期",责任方及联系电话,该批产品的数量、发货日期和发货数量,有效控制了各类库存资源,为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RECALL)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从而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10)、促进了企业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根据管理咨询实施方案,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责明确、科学合理,使塞飞亚集团从传统的养殖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养殖生产管理模式。 五、实施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是搞好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塞飞亚集团畜禽养殖加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响应党的十六大关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号召,为全面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用信息化促进畜禽养殖加工业大力发展而实施的。 塞飞亚集团已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列为畜禽加工企业信息化试点单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国家、自治区、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同时,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也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为塞飞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搞好信息化的根本保证 塞飞亚集团畜禽养殖加工信息化系统不是单纯的计算机管理,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是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去规范企业的传统管理行为,无论思想和管理手段如何超前,技术如何先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人,因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决定因素是人,尤其是企业最高层领导始终如一的重视和支持是畜禽养殖加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离开了"一把手"的支持将寸步难行。 (三)、建设队伍、完善措施、是搞好信息化的有力保障 要保证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实施队伍和严密的保障措施。实施队伍不仅仅是指软件人员队伍,也包括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系统运行的主体,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及最终系统的运行都必须有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配合。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再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也只是空中楼阁。此外,还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实施组织和措施,使每个子系统的实施按总体要求编排实施计划,每个程序落实到人,按期考核。项目实施小组定期检查评审项目完成情况,随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四)、阶段性总结,循序渐进是搞好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在保证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个阶段工作完成后,须及时总结该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考察阶段目标是否如期达到,为下一阶段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实施方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拖得太久。操之过急则可能"欲速则不达",拖得太久则会推迟效益的获取,不利于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成功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五)、严格管理、计划控制、是搞好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在实施之前,如果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够规范化,管理制度也相对较为完善的话,那么在实施项目时,肯定会缩短实施时间,并将大幅度提高成功的把握。反之,企业如果管理本身比较粗放,或处在完全凭个人经验决策的阶段,实施时则难度相对较大,但如果不进行信息化建设,肯定会更落后。所以,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应该安排好时间,制定好合理的计划,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才能早成功、早受益。 六、总结 塞飞亚集团2003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特别是ERP项目的实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内的以传统养殖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来说,实施信息化的历程是艰难的,无论在思想上、资金上,还是在基础准备工作中,都会有重重阻力和不足,这就要求项目立项之初,充分分析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产业政策,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同时,在实施ERP项目之前,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先进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对企业的传统的基础管理进行规范,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保证通畅,那么在实施信息化项目后,会见到明显的效果,大幅度实现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