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大量的数据操作肯定是应用批量处理的方法。除了系统本身提供的程序外,SAP还允许用户使用ABAP自行开发应用程序,以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实际上,需要批量处理数据的业务种类很多,不可能为所有的业务流程都开发应用程序,一是程序开发周期较长,影响业务进度,二是工作量巨大,需要配备大量的程序员。另外考虑到有些业务流程只是短期需求,程序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为此,SAP提供了一种叫做CATT的批处理模式,它在前台表现为一个录屏的过程,利用系统中原有的交易代码或操作命令进行一系列操作的组合,制作一个用户自定义的操作模块,根据用户的变量设置,实现函数化的数据操作,CATT的优点在于开发周期短,操作简单,修改灵活,可以实现模块共享,也可以实现跨client的传递。CATT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CATT流程示意图
模拟示例
本文以建立物料清单(BOM)为例,演示从录制CATT到数据导入整个过程的操作。
1.录制CATT 登陆SAP,在交易代码输入框中输入SCAT,进入CATT首页(如图2)。"测试事件"列表显示当前已经有的CATT模块,选择相应事件可以执行更改、查看、执行、删除等操作,要新建CATT则选择白纸图标点击进入。

图2-CATT首页
图3显示的是新建CATT的屏幕画面。各主要字段含义如下:
Test case 新建CATT的模块名字。
Title 对该模块所实现的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便于理解。
Type 说明这是用CATT搭建的模块。
Name 操作用户,由系统根据登陆用户自动产生。
Component 在SAP系统中所属的功能模块,这里是生产计划(PP)模块。

图3-新建CATT的屏幕画面
填写以上内容后可以保存,如果系统提示保存方式,可以选择"本地对象"。也就是保存在当前Client,这从安全性考虑是在本地调试无误后再传到其他Client。
在对新建CATT,命名完成后,就进入录制阶段了。点选工具栏中的"记录"按钮,输入我们要进行操作的交易代码CSO1,就可以象常规操作一样进行新建BOM的工作,具体步骤可以参照《上海石化ERP操作手册PP模块分册》,这里不再展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BOM完成后,根据系统提示作结束录制操作,录制结束后注意保存。录制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应当注意:
①尽量用键盘,少用鼠标,特别是需要滚屏时。由于是录屏操作,系统忠实记录操作者的每一步操作,而有些鼠标操作具有不可记录性,容易造成记录偏差,录制失败。
②操作流畅,不要有多余步骤,不要有修正操作,一旦操作错误,应中止录屏,放弃保存,重新记录。原因如上所述,系统会将任何多余操作全部记录,这样录制的CATT模块执行效率比较低,并且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