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达:广州——实用主义:软件这东西能预速而达么
广州人讲究务实,认为买东西只要实用就好,是不是名牌没有关系,质优价廉无疑是购物的最好标准。就象这时的速达,我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就好,但一分价钱一分货。据悉,在速达目前的客户群中,有大到几百号人的小型生产企业,也有小到只是一个街头门店或微型的商贸企业。速达对前者的销售可能是其大力宣传的上万元的ERP软件,但对后者可能只是简单的财务软件或进销存软件,价格仅为几百元。
这些软件在一定时期条件下可使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企业不是原封不动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向前发展,当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其管理模式、销售方式、发展规划也会随之而变,相比之下,原来的一些软件架构、模块无法变动,不但起不到推动作用,还可能成为阻力,企业不得不废弃原来花大价钱购买的软件,重新购置新的软件,造成企业资源的重复浪费。
俗语说的好,欲速则不达, ERP的实施和应用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涉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软件开发商应该在技术架构、产品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从细处着手,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又能充分体现企业个性化的体系。
浪潮:济南——实在、不重形式、重实惠
如同济南人的实在,实用主义,浪潮以其优越的性价比在软件厂商中博得一彩。但又因其不知变通、不重形式,过于拘泥于某种“规范化的、统一的、完善的”流程,难免有些“僵化”。而今“一件衣服穿一辈子的观念”已经成为笑谈,企业的环境日新一日,运行模式也需“随之应变”。
“刚性”的ERP希望企业在应用时尽可能的向其所包含的管理模式*拢,而不管这种管理模式是否适合该企业灵活变通。为了让用户接受其软件所包含的管理模式,便搬出以往的所谓成功案例或所谓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意见,来证明这些管理模式是如何的规范、如何的先进。但中国企业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都要求管理有很大的灵活性,柔性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柔性化程度对企业的动态发展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它涉及到企业能否根据需求灵活进行资源配置。
中国的体制不同于国外,企业需要的是开放式的系统架构,灵活的来适应企业战略思路、应用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时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保持企业规范的前提下突出企业的个性,打破千篇一律的刚性特点。取得巨大成功的戴尔公司独树一帜的直销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小结:
ERP发展到至今,已不仅仅是一种软件系统,它包含太多的管理思想、特色、流程、产品技术、服务、千变万化的个性需求,对于不同的企业ERP应用来说,有其不同的当前阶段,不同的管理流程,不同的服务需求,不同的信息化基础, ERP只有通过不断的灵活变更,适时适地根据企业需要,把管理流程、管理思想或管理风格不断的融合到ERP平台中,让企业做主ERP。企业需要的不是普及,而是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个性流程;不需要速度,而是“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不是跟风,而是切身实际的向前发展;是我的ERP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