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ERP在徐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领导重视,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ERP实施项目领导小组,负责ERP在全公司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总经理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是徐重主推ERP工作的"一把手",负责为ERP的嵌入和全面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越的内部条件,为ERP在徐重的发展指明方向;ERP项目组则具体组织并实施ERP管理系统。
(2)先进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再造与ERP并举。在引入ERP项目的同时,徐重导入了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并与管理咨询公司就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定位,对企业主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整合,为ERP的实施提供了良好了实施环境。
(3)基础数据准备充分,持续改进。ERP正式上线前徐重通过用近两年时间,在物料编码的制订、产品BOM的维护、工艺路线的调整等方面进行系统准备,并通过多次的模拟测试和试运行,逐步调整和纠正系统运行偏差,使系统逐渐达到正式上线运行的水平。
(4)全员培训,理念先行。徐重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邀请IT专家做现场操作演示,使大家亲身体验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性,以取得认识上的统一。同时要求每一个员工应自觉地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而不能让信息化建设适应个人。徐重主要是采取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培训:首先加强对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其次是对ERP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第三是对各种业务管理人员(操作层)的培训,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通过系统培训,徐重全面提升了与ERP相关人员的素质素养和技能水平,彻底改变了企业管理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了ERP操作人员的行为,为ERP项目在徐重的深入推广运用创造了良好的运用条件和人文基础。
(5)徐重ERP项目的推广实施,始于制造模块的成功应用与推广。由于ERP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徐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首先以制造模块为突破口,徐重通过一年多时间,建立了完善的ERP计划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确立了ERP生产计划业务流程和控制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采购模式、库存模式、成本模式也陆续上线运行。
3.2 徐重实施ERP所取得的效果
近两年来,徐重通过系统实施ERP项目,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所取得的效应也在逐渐显现。
(1)企业综合管理和人员素质得到提升。徐重通过ERP的有效实施,建立了ERP计划管理模式,成立了成本管理中心,各生产单元设立多个精细化核算点,提高了企业经济运作水平,使企业各类资源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员工树立了"人人都是经营者"的思想,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现了全公司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ERP系统成功实施,使徐重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集成与共享,提高了反应速度,规范了各业务流程,使各项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3)ERP与精益生产的思想有机结合。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各项管理也在不断提高,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快速推进,精益生产的思想借助ERP平台提到充分体现,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2005年企业销售收入42亿,2006年上半年达到32.7亿。
(4)提高了生产运营质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通过实施ERP,提高了生产计划的编制效率,计划编制人员由ERP实施前5人,下降到目前1人;计划编制的生产周期由实施前7天,下降到目前1~2天。生产计划准确,各生产单元间衔接有序,生产制造周期和在制品周转天数大大压缩,产品平均生产周期已由2005年的35天缩短到2006年2季度的25天;在制品周转天数已由2005年底的28天下降到2006年6月底的20天。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5)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车间生产任务直接由ERP系统产生,任务的物料需求在ERP系统中可随时检索查询。生产管理人员在ERP系统中可随时了解、掌握车间生产任务进度和完成情况。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调度人员到仓库和车间"催料跑件"、落实生产进度的调度模式,使生产调度人员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计划管理与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上。
(6)采购业务得到进一步规范,采购计划与库存信息有机结合,采购物资分类管理,做到了国内采购件零库存,准时化供货,进口件、原材料严格按期量标准供应。取消了中间库模式,明确了物资周转路线,理顺了物流,通过产品成本的自动卷积,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徐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经历风雨,见过彩虹"的徐重人对做世界级企业更加充满信心。
4、ERP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通过徐重成功实施ERP的案例不难看出,工业企业实施ERP不是不能取得成功,而是如何才能取得成功。ERP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开始蓬勃发展,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也得到大家共识。2000年,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共同成立了"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和领导企业信息化工作;2002年国家科技部将制造业信息作为重大科技专项来支持,投资数亿元在10多个省市2000多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与省市制造业应用示范点;2003年国家级的《ERP规范》正式形成,形成了一个全国性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有理由相信,ERP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成功案例的有效推广,通过每个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思维、提升管理水平,ERP在我国企业的推广应用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