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全的ERP实施经历了一个从强制到自觉的过程,但凭着“危机”的意识和企业上下一心的努力,经过6个月的实施,项目成功上线,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通过ERP的实施,逐渐构筑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出ERP实施的效果:
● 首先,保障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人员的流动相对是比较高的是华南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每个新来的员工都有不同的想法,如何把既定的模式固化,就必须靠这个系统。钜全上的QAD的ERP系统功能很强,通过ERP的实施,钜全不断地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规范,并把整个管理模式固化下来,新来的员工到位就可以工作,一点不影响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其次,实现企业管理的透明化。通过半年多的实施,钜全实现了业务系统与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集成,细化到每个工位、每个动作,集成之后就能更好的了解现场生产管理,通过及时的数据反馈,能够让现场部门主管了解到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去改善。例如,通过系统马上可以得知,现在哪一个部门的哪一个环节它成本相对过高,马上可以进行检讨,更快地去控制成本,这在没有同财务集成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数据虽然是收集到了,但它是滞后发生的,而钜全生产组织模式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当看到问题时,已经做完了,根本没有办法去追踪,更不用说监控了。再如库存的管理,各个主管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其部门的信息,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善,通过信息的有效集成,可以把整个公司的问题、矛盾及时曝光,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实现透明化工厂。
● 第三,实现企业资金的有效配置。面对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零部件行业的成本压力非常大。比如,以前产品在20块钱的时候,同竞争对手比价是几块钱、几块钱地比,而如今产品降到6块钱,就是几毛钱、几分钱地降,如果数据不准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重大决策,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ERP系统的实施,钜全准确地掌握了生产效能、生产成本数据,能够为企业的精准决策提供依据。此外,钜全的企业发展阶段处于积聚、成长、扩充期,对资金压力非常大,通过实施ERP,企业加大了对库存等环节的管理,从库存数、周转率、周转基数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考核指标,从而有效降低了库存占用资金,实现了现金的有效流动。
实施ERP系统,对于钜全而言,更具战略意义的成效是大大缩短了钜全拿到福特Q1的认证时间,从准备到拿到认证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薛瑛哲激动地说到:“虽然Q1考核的主要是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交货期等指标,但通过实施ERP,一方面有效地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交货期的管理纳入到ERP中,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价值,另一方面,在Q1的认证过程中,QAD ERP的采用是一个明显的加分因素,毕竟实施QAD在福特体系中是一个标准”。
四、 信息化建设,没有终点
企业发展没有终点,同样,信息化建设也没有终点。钜全顺利进入福特配套体系后,搭建了企业发展新的平台,成功地进入了北美市场。同时,通用、大众等企业也在积极地同钜全联系,因此,钜全不缺订单、不缺客户,关键的是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尽快做大、做强。
钜全提出三年之后翻一番,即产值在2010年达到8个亿的战略目标,但这种扩张,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人员的粗放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改进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来实现,因此,信息化首当其冲。在谈到今后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重点时,薛瑛哲认为:
“首先,虽然企业已经实施了ERP系统,但很多小的模块、小的功能还没有应用,这就需要企业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深入挖掘系统功能,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效率。
其次,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目前,二维、三维CAD、CAM和CAE技术已经在钜全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并且通过应用UGS公司的I-deas C3P版本实现了同福特在北美的技术中心的接连,初步实现了协同开发。将相关的数据同钜全的ERP系统集成,是企业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因此,应用PDM是一个方向。
第三,建立敏捷供应链。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只有大家都把成本降到最低、质量做到最好、交货期有保障,才能使最终的产品有竞争力,这就需要让钜全的供应商一起来感受客户对钜全的需求。例如在质量方面客户对钜全的要求是1000pps,那么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做到没有?再如,如果供货配套不及时,福特的罚款是3000美金/1分钟,那么,钜全如何考虑?虽然现在很多供应商达不到,但概念首先要有,并缩小差距,不断改进。当然,这种改进不是信息化本身能解决的,但信息系统要及时反映相应的信息。”
五、 总结
富有远见是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关键,危机、务实和执著是推动实施信息化的三个支撑。纵观钜全的信息化实施过程,没有惊心动魄,但非常务实。
有一句老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远!”。同样,望着巨人的肩膀,可以攀得更高!福州钜全,以成为国际大型汽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为目标,通过实施ERP而建立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案例,值得中国民营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