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实施方法论
为了确保喜临门“信息化二次创业”的成功,新中大公司总裁石钟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ERP实施策略。
“本次ERP项目由董事长陈阿裕担任喜临门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新中大公司总裁石钟韶担任项目小组组长”,朱华锋认为,双方的一把手各自担任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这是本次项目实施中最大的亮点,也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成功上线的最重要因素。其实,这样的重视程度,国内的ERP项目中并不多见。
不仅如此,喜临门和新中大都为各自的项目组配备了精兵强将。喜临门项目小组共有40余位成员,来自于各个业务部门;新中大项目组共有15位成员,包括来自于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专家顾问。在朱华锋看来,“两公司的项目小组成员接近50人,在家具行业的ERP项目中,喜临门可以说又开了一次风气之先”。
与此同时,新中大喜临门项目小组还提出,“喜临门ERP”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投资费用高、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实现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喜临门ERP”项目的实施应该遵循“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尽快见效”的总体实施原则。
为此,新中大和喜临门紧紧围绕喜临门家具集团发展的总战略,共同制定了“喜临门ERP”项目的总体规划应,并且在总体规划过程中将始终遵循和体现系统的集成性、先进性、成熟性、自适应性、和指导性原则,必须始终贯彻“应用集成化、管理透视化、商务协同化、流程柔性化”的总体技术路线,以满足企业当前和将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周密的实施策略和计划安排下,喜临门的ERP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喜临门公司的ERP系统已经成功上线,进入了运行阶段。
新的应用效果
消除了信息孤岛,信息化二次创业的效果很快便显现出来。据喜临门总经理沈冬良介绍,目前,新中大ERP系统的实施成果已经在生产、库存、采购等管理方面得到体现,使喜临门公司在企业管理领域前进了一大步,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了有效保证。
沈冬良给出具体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喜临门自从采用新中大ERP之后,平均采购周期从8天缩短为6天;平均采购准确率从98%提高到99%;原材料库存资金占用率:从30%下降到21%;生产计划准确率:从97%提高到99.8%;平均生产周期从7天缩短为3天;生产准确率从98%上升到99.6%;成品库存资金占用率从5%下降到2%。总体而言,估计年喜临门产值将增加50%以上;生产管理成本从5.2%下降到4.3%。由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到每年234万元。
另一方面,新中大ERP的实施,还有很多间接的效果,例如改善企业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支持能力;强化企业营销体系,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提高了企业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强化计划管理,保证质量,保证交货期,提高企业信誉。这大大提高了喜临门的竞争力。
二次创业的体会
回想喜临门ERP项目,朱华锋认为有几点经验非常值得共享。首先,是要实现各层次参与管理的员工观念转变。应该说,在正式进行实施之前,通过动员会以及流程讨论与培训等工作,对于整个喜临门家具集团管理的骨干层次员工的管理观念转变起到的相当深入的作用。但是本信息化要求我们首先转变传统的被动作业的工作方式,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围绕“一切基于管理、一切围绕管理”的要求,适应新系统的工作流程调整,进行岗位角色的转变。打破思维惯性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是所有的关键所在。
其次,应重视信息化平台的战略投资。喜临门信息化二次创业能否成功,很重要的因素便在于,对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投资是否到位。企业信息化应从整个企业集团的整体性着眼考虑,即要“拓宽管理半径、加强集团控制力,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其方式是建立基于整个集团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集中协同管理的网络基础平台,通过先建立集团集中的统一数据库服务器群,向建立集团协同管理方向努力。需要数据库存储与网络带宽冗余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考虑。
最后,作为信息化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石,要建立整个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基础数据统一编码规范,也是规范与统一口径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一切依存于编码进行运行,如果上了信息化,整个企业集团所属企业的编码还是各行其是,其信息化的实质还是停留于部门内的信息化,信息不能互通,就无法获得数据分析所要求的可比性与一贯性的要求。也就是不解决规范编码问题,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