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Ⅱ的优势在于数量的计划,弱点在于时间。而数量和时间在生产运作中是相互牵制又互相依赖的关系。MRPⅡ在生产计划中采取的是确定性思维来处理时间。从而导致计划失效。
完成时间难以事先确定。因此,需要用不确定性思维取代确定性思维,通过引入缓冲机制使得“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偏差”在计划中得到尊重。由此形成反馈,形成包括了执行和改进环节在内的柔性系统。并且对时间进行分析,像对待成本和库存一样对待时间。
一、造成缺陷的原因
MRPⅡ是生产活动的信息处理系统,循着库存处理的思路演变而来。在制造企业中,由于有了BOM、ROUTING、独立/相关需求,有层层推进的计划,等等,所以能比较完美的回答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但仍不能详细回答什么时间生产。因此造成了生产计划失效,造成了效率和效益的隐性浪费。

F-1是MRPⅡ逻辑流程图。RCCP和CRP是完成时间计划的主要环节。它的处理思路是:
分时间段,根据生产量,落实生产能力。既按照生产一定规格数量的产品对应所需要的加工时间;一定的加工时间来同相应设备的可用时间对应。最后得到生产的时间计划。MRPⅡ中的时间段是没有间隙的。但是,执行层中"外购"和"自制"能否逐一落实时间计划并没有考虑。于是MRPⅡ的潜在假设显现出来,它认为执行层完成计划不存在问题。
这样的假设,正是MRPⅡ的原理性缺陷所导致的:忽视了计划的确定性与实际执行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冲突。后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