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渠道大讨论——普蝶:荡胸生层云 修身而进
·渠道大讨论——艾克斯特:提高自身价值 实现三方共赢
·从SmartFile看OA市场新商机
·打破“赔钱赚吆喝”僵局
·帮客户成功,服务是核心
·Autodesk渠道,痛苦并快乐着
 相关新闻
·
远程接入业——科迈渠道大会圆满结束
·
科迈渠道建设进入2.0时代
·
天思将于东莞召开“共创蓝海、赢在中国”渠道招募大会
·
“IBM中国渠道大学”成立--厚积薄发 创新永续
·
中华网软件签约本土分销商 加强中国区渠道建设
·
携手IBM SAP深耕中型企业市场
 相关热贴
·文章评论:Autodesk渠道,痛苦并快乐着
·文章评论:渠道大讨论:求同存异 互容共进
·文章评论:渠道,最怕内部争斗
·[转帖]渠道手记-渠道开发经典案例
·[渠道]一级代理商起诉IBM诱其购入滞销产品
·DCMS渠道代理商谈ERP营销攻略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渠道发展 信任为先
发表时间:2007-4-26 李翔 孙亚婷   来源:e-works
关键字:渠道 金蝶 报备机制 
在供应商与代理商的合作过程中,供应商老是担心代理商的忠诚度。其实这在代理商看来是没有必要的,相反供应商应首先信任渠道。

三、执法不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李翔:据我所之,目前金蝶不同渠道商之间相互杀价,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您认为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刘总: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我想主要还是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因为从金蝶总部有一套健全的价格体系,规定了最低价格,但是执行起来往往会出现偏差。假设一个渠道商是以五折卖出的(已经违反了金蝶的价格策略),但他只要跟客户说,任何人打电话来问就说是八折买的,这样总公司也没有办法。因此控制低价竞争主要还是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并加强严格执法。

    此外,渠道经理作为裁判,在处理渠道商之间的竞争问题时,明显执法力度不足。裁判就应该做到红、黄牌分明,该罚下的就罚下,但目前的形势是只要踢进了球就可以,这样就必然造成对某一方的伤害。游戏规则不能很好的执行,造成了内部竞争激烈,处理不好就两败俱伤,不但影响了积极性还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渠道商之间的低价竞争对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李翔:刚才您谈到了和渠道商之间竞争的忧虑,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

    刘总:金蝶有报备机制,报备是通过客户发函来确认的,但在执行的渠道商也是可操控的。比如我们是八折,对方是七折,相差是很大的,只要对方跟客户说,要客户给总公司去个函,认可他们的服务,认可他们的公司,不认可我们这边的就可以了。这样的事情往往很难避免的。由于低价格的原因,客户是很愿意这么做。

    还有一种就是“窜货”现象。渠道商直接卖产品给客户,不通过公司(至于货从哪里来我不知道),然后让客户跟另一方说他不买了就行了。

    对于这些现象的话,我认为还是严格执法,厂商抓到一个就该罚一个,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渠道商,在一个产品上违规了,就应把吃了的都吐出来,或者对对方进行补偿。

    李翔:那么我们换个思维,如果您是金蝶的渠道总监,除了采取严打的做法,您还会采取哪些措施去完善这种体系。

    刘总:我觉得应该把所有的渠道商都召集到一起,关于这一方面进行培训,形成一致的认识。现在这样对大家都不利。你搞我一个,我搞你一个,辛辛苦苦接下一个订单,结果大家都不赚钱,成了鸡肋。价格低了,在服务方面自然不可能做得好,最终受影响的还是用户!

    此外,我认为应该出台想要的补偿机制,即保护最先合法报备的渠道商,如果之后有其他渠道需要切入进来,就必须从中划一定的利益给最先报备的渠道商,这样搅局者就要认真考虑自身的利益问题,考虑如果价格太低,还要分一块出来,就可能不做了,从而实现了行业的自律。

四、厂商应加强渠道的能力提升  

    李翔:对于生存不利的状况,刚才是从外部来看的,那么从内部来看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原因呢?

    刘总:从内部来看的话,渠道商在自身能力提高方面的认识不是很高,其中供应商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对渠道商多加培训。其实渠道商在进来后往往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想提高但是不清楚如何提高,因此,供应商应该把精力重点放在培养渠道,而不是和渠道“抢食”吃上。

    现在的很多厂商担心渠道学会了以后,翅膀硬了就会跳槽转做其他公司的产品。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转换成本。因此厂商应该加强渠道的管理、培训、成长,这才是最主要的。渠道提升了能力对厂商创造的效益将非常大。

    李翔:那么作为渠道商,您希望他给您提升哪些个方面的能力?

    刘总:基础知识的培训仅仅是一方面,我最关心的是厂商培养我们如何把握市场,操作市场,使得厂商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给渠道商。例如金蝶一个区域的TOP Sales 一年的销售额就可高达300万,而一个好的渠道一年的总收入也就这个水平,因此渠道商很希望学到他们的经验,但没有形成这种机制。

    李翔:金蝶每年的渠道大会不正是这样的经验交流平台吗?

    刘总:渠道大会每年一次只能起个引子的作用,作用也不小,但由于人员很多,交流不充分,因此,我们希望除了有每年的渠道大会,大的区域内的渠道(如几个关联省之间)定期交流就更好了;或者厂商定期组织他们的TOP Sales到我们的团队中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更欢迎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厂商没有这样做的关键原因还是要对渠道不太放心,厂商在某些方面应毫无保留的把经验复制下来,把渠道商扶持起来,不是和渠道商争利而是和渠道共赢,教会徒弟饿死了师父的事情毕竟是少数,更何况师傅对整个全局还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李翔:有很多厂商通过“竞马”的形式来寻找的合作伙伴,金蝶是不是也这样?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总:金蝶也是的,甚至是过度竞马。我认为,在一个地区没有渠道商(或渠道商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如果一旦稳定下来了,再采取这样的形式将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对良马,无序竞争通常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当市场稳定下来后应该重点扶持几家核心渠道商。此外,厂商不能盲目发展渠道商,如果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就可以重点扶持,而不是简单的“竞马”。

五、希望明天会更好

    李翔:您对贵公司进行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刘总:当然是将公司逐渐做大,同时保证比较好的盈利水平。要想公司做大最重要的就是能力提升,下一步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产品细化。按照产品经理的思路在构架,即每个人只能做一个产品,而不像现在,无论是财务、KIS、K3都可以做。
        第二,个人能力提升。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我个人的能力也需要不断的提高。
        第三,内部结构细化。产品做了细化,相应的部门也要细化,目前我们有KIS事业部和K/3事业部,其中K/3事业部又把实施部和技术部分开了。

    其实一晃十年过去了,有时回过头想想还是很惊讶,我居然能坚持一路走下来,虽然目前的状况还不是很理想,但是我总是寄希望于下一笔订单、下一个客户,希望明天会更好!


    后记:采访完刘总后,我心中有几分的沉重,也有几分的敬重,更有几分期盼。沉重的是渠道的生存现状,尤其是中小渠道的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敬重的是有这样一批中小渠道在为这份事业执着;期盼的是我们的原厂商何时能拿出十二分的诚意,站在渠道的角度来制定相应的渠道政策,并在执行的过程中能严格“执法”,并在发展中使渠道逐渐壮大,希望明天会更好!

     关于渠道大讨论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见:http://www.e-works.net.cn/ztbd/qdtl/index.htm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孙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