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和产品尚未定型的企业应考虑的问题
ERP是以软件作为载体,但软件其实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软”,要对其进行修改其实很难,因为软件任何一处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到该软件的其他部分,除非这个改动在软件编写前已经考虑到并作了相应的设计,否则,任何微小的改动都有可能引起整个软件系统出现难以预料的错误。尽管软件理论界和工程界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成果,但至今尚无完美的解决方法。
像ERP这样一套复杂的大型软件系统,如果某个改动在软件设计时未被考虑,任何实施人员都绝对不敢擅自改动。即便是这套软件的设计和编程工程师,对自己开发的那部分作微小的改动,也要经过多方测试进行验证后方敢交付使用。即便这样,也难以保证不会出现错误。企业要导人ERP 系统,除了企业自身需要进行管理流程优化以外,上马的这套ERP软件必须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工优化调整和必要的“二次开发”,再好的ERP 软件也不会刚好完全适合某一企业,’更不会自动适应企业未来变化。如果企业正处在快速变化期,若不能紧随企业变化对ERI, 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则正在运行的ERP 系统就会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脱节。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ERP系统显然对企业无用,如靠它来进行管理和决策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长时间频繁地对ERP 进行人工调整和修改,既影响了ERP 的使用效率,也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转。所以,这类企业最好不要仓促上马ERP。ERP系统不但需要适应优化的企业管理流程,还需要完全的、准确的产品结构数据,这样方能为生产、经营和决策服务。如果企业产品更新过于频繁,致使ERP系统中的产品结构数据难以快速跟进,则这套ERP系统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所以这类企业在ERP立项时要谨慎决策。笔者曾关注过一个企业。这家企业连续多年的市场和商业机遇很好,每年的产值和利润增长都超过3《跳,为了适应企业这种快速增长,企业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大幅度的机构调整。一家r公司为这家企业作需求分析,当提交报告时,已经找不到该企业原先的联系部门了,企业原有的组织框架已经面目全非,高层管理流程也发生了大幅度变化。后来这家r企业没有做成这笔即将到手的生意。
四、袖珍型企业应考虑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凭借独特的产品、低廉的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纵横裨阖、游刃有余。但ERP软件系统最讲究管理规范,最忌讳管理模式灵活多变。ERP软件系统的这种固有特征可能会与这类企业的优势冲突。而正规ERP 不菲的价格,漫长的实施期,也未必能让这类企业接受。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ERP 的优势在于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管理效率高。如果一个小型企业,只有几十号人、几种当家产品,生产场地集中,老板时刻都能掌控企业的一切,则上ERP 实用价值不大。
五 、结束语
ERP系统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ERP导人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企业的实际需要。成功实施ERP,不仅与企业IT规划和实施策略有关,与ERP 实施团队整体素质有关,与ERP选型和软件质量有关,与领导班子支持力度有关,与企业管理流程优化有关,与企业生产和管理基础有关,也与企业导人ERP 的时机或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与企业的承受能力有关。企业在导入ERP前,既要理解ERP系统的优势,也要充分估计到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ERP系统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ERP导人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企业的实际需要。成功实施ERP,不仅与企业IT规划和实施策略有关,与ERP 实施团队整体素质有关,与ERP选型和软件质量有关,与领导班子支持力度有关,与企业管理流程优化有关,与企业生产和管理基础有关,也与企业导人ERP 的时机或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与企业的承受能力有关。企业在导入ERP前,既要理解ERP系统的优势,也要充分估计到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