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汪忠田的供应链情结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
·全球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之道
· 新飞借力 打造敏捷供应链
·Infor电子/家电行业供应链管理研讨会
 相关新闻
·
逐鹿SCM成功助江淮商用车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
·
逐鹿SCM成功助江淮发动机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
·
“2007中国手机供应链管理研讨会”在深顺利召开
·
香港洪氏饮食集团牵手中华网软件旗下罗斯企业系统
·
服务传递价值,逐鹿再次携手默洛尼打造卓越工厂
·
北京机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召开
 相关热贴
·供应链流程
·Dell供应链案例分析
·我适合供应链管理吗?我该如何规划供应链管理的道路?
·Infor汽车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下载
·业绩下滑 联想供应链战略面临严峻挑战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浅析制造业面临的供应链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03-5-6 特约撰稿人: 王存   来源:
关键字:供应链 
    制造业的策略性背景

    无论经济学家和学者如何高呼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全球经济趋势,制造业仍然是任何行业的根本经济基础。一般而言,服务与信息技术行业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制造业公司创造出的需求而存在。任何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企业、不论自己生产还是通过外包生产、最终都根据其制造表现来论成败。
   
相比企业的支出比例来说,制造活动是公司财务报告中最大的支出部分之一,由20%(配送密集型企业)到60%(制造密集型企业)不等的成本都是来自制造活动。如果不能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制造表现,一个企业将无法竞争。不良的制造表现会对整个企业带来连锁反应,其恶果可想而知。(见表1)

表1:不良制造表现的后果

结果

原因

收入减少

l 由于销售的产品成本过高,无法有竞争性地定价

l 在需求高峰期无法按期交货

l 无法支援按单配置的生产

l 顾客流失,由于缺货或者产品质量问题

销售的产品成本过高

l 由于物料管理不善造成浪费

l 无法通过BTO/ATO/CTO生产来减少库存

l 选择采购/外包还是制造的决策不当

营运成本过高

l 生产资源利用率不良

l 运作效率底下

顾客服务与产品责任成本过高

l 退货率高

l 产品支援成本高

    面对制造业的挑战

    制造商今天面临的困难特别多。顾客要求更短的交付周期、更低价格以及更高质量。这些要求对大多数制造商来说是雪上加霜,因为本行业已经困难重重,例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复杂的供应链、以及利润空间的减少。所以要取得成功您就必须有足够灵活度、快速地对这些压力作出反应。您需要得到清晰的业务信息并快速有效地控制整个业务过程。您亦必须识别并克服各种障碍,同时对流程进行优化。
   
这种全面的手段是非常关键的,帮助您建立现实的、有建设性的以及更有效率的计划,从生产单元到多工厂管理、都可以在整个业务过程中将生产、物流、物料及资源同步化。您必须解决一些关键性的因素,例如业务模型化、约束因素、缓冲管理、同步化、协同工作、智能决策系统、以及事件管理。而所有这些要素都必须集成到一套解决方案之中,帮助公司建立更高目标并加以实现。

    现实的业务模型化

    供应链有效优化的第一步是对业务有个现实的了解。一个制造型企业必须详细地绘制出制造区的主要流程图、以及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图,方可进行整体控制与优化并实现财务及客户服务目标。通过专注于流程,您便可以对物流与生产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现实的模型化分析,这样您的规划与优化应用程式才能同时考虑到这种因素,无论对于整个企业、一间工厂、一个本地部门或是工作单元都是如此。

    约束管理

    物料流动的流程受到约束因素或瓶颈的控制,限制了生产能力并影响系统的表现。要有效控制业务,您必须能够明智地识别、优化并管理这些制约因素。必须了解这些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可解决冲突、并在采购、制造与履行程式中实现同步化。透过专注于这些制约因素,您就能轻易地影响财务表现,因为您将清楚地知道做出的决策是有效的(赚钱)还是无效的(赔钱)。您必须识别并考虑这些直接影响公司财务目标的运营因素。

    缓冲管理

    通过基于制约因素的方式,可以利用智能支援系统为供应链编制出可行的计划与工作表。而任何工作表都须含有一个关键因素:对意外事件的保障。这种事件与各运作部门之间的依赖度、以及每项运作表现的统计波动都息息相关。您必须以一种动态库存缓冲的形式、在制约因素前面建立起安全区、同时降低别处的库存,这样才能保障工作表现不受影响。即使在上游流程暂时出现问题而供应中断时,这种缓冲区也可以确保制约资源能继续有效的运作。如何部署和监控这些缓冲区是供应链的核心问题。良好的供应链规划与调动周期可以让生产团队更有信心并可以加速业务改进的步伐。

    同步化

    整个制造过程的物料流动必须全面均衡,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或者堆积不必要的库存。要做到这点,经过制约资源的生产量必须最大化,而非制约资源能够同步配合。良好的缓冲管理能够保障不受意外事件的影响,确保生产按期进行。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交付周期、库存与营运成本,同时提高生产量和改善顾客服务。

    协同与基于事件的规划

    公司、交易伙伴之间的业务关系如果比较紧张或疏松,常常会造成营运及资讯技术的成本上升、同时延迟对顾客需求的反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套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对交易关系进行协同规划、监控与衡量。这种协同可以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与收入,同时降低营运与资讯共用的成本。
    在瞬间万变的行业中,即时的反应非常重要。在供应链中任何一点做出的决策必须快速地传达给所有受影响者。例如,当需求发生重大调整、或者更改设计时,可能即时已经会影响到某第三级合作伙伴的车队运作,而并不能等到下个星期。通过即时监控供应链活动,您便可以达到这种快速的反应能力,可以及时重新部署、重新优化,使企业与合作伙伴更加容易实现共同的财务目标。通过事件的快速通讯方式,或者通过发出警报触发整个供应链采取行动,就好像神经系统一样可以有效的协同规划。

    管理层沟通

    旨在改善供应链物流的系统必须能够制订出有价值的方案。但这些决策支援系统是否有用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所有级别的管理层都参与到控制流程当中,一起确保整个公司协调行动。其他的关键因素还包括使用方便与灵活性、为特定要求定制资讯的能力、围绕共同资讯来源而系统紧密集成。

    生产控制与财务表现挂钩

    全面管理生产的目标当然是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即在今天及今后不断盈利。问题是如何将日常业务管理中采取的行动、与三个基本财务表现指标相挂钩——净利润、投资回报(ROI)与现金流。如果三个指标都上升,说明公司表现不错。有三种方式来衡量业务决策与行动的有效性,帮助公司 赚钱:
    产量——公司、通过销售获得收入的速度
    库存——公司购买用于生产制造的原材料及产成品所投资的全部金钱
    营运成本——公司将库存转化为产量所投资的全部金钱
   
可以清楚地看到,提高产量或销售同时保持库存与开支水平不变将会积极地影响这三种财务指标。同样,如果降低营运成本同时维持同样的产量与库存水平亦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有趣的是,如果降低库存同时维持同样的产量与营运成本,似乎只是对现金流与ROI有直接影响。事实上,透过降低库存的持有成本,将对营运成本带来间接的效益。但是,随着库存减少这种回报将迅速减少。那么,为何多数企业认为降低库存具有重大意义,并设定目标努力争取呢?近年来的经验表明,降低库存可以使公司更具反应能力与灵活度。(例见1996年North River出版社出版,Eliyahu M.Goldratt, Robert E,Fox的在制品与产品交付周期的直接联系表明消除库存是具有充分理由的。另外,减少库存还可以:

    提高质量
    提高工艺水平
    提高利润
    减少每件产品平均投资
    准时交货
    缩短报价的交付周期

图1:减少库存的财务作用

    无论从销售、营运成本或者产量的角度,所有这些改善都使公司发展更加健康。如图1所示,减少库存可以认为对净利润、ROI与现金流具有直接的八重影响。这就是为何制造业普遍追求精简的运作方式。

    认识营运流程

    任何企业中都有相对一小部分的活动决定了工厂的产量与库存,这些就是制约因素。要实现财务目标,您就必须确保这些制约因素得到充分利用、才能得到最大的产量。透过将其他业务部分与制约因素相同步,公司就得以顺畅的运作,从而减少库存与交付周期。
    透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正确的模型化分析,方可找出这些制约因素所在,并随着业务发展随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任何供应链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取决于运营决策之互相关联的特性、以及物料、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关系。如果仔细研究围绕一系列公司或工厂的供应、生产或配送活动,就会发现“供应链”的概念其实有误导的成分。实际上这是联系各种组成元素的一个复杂的“网”通过研究这个网的形态便可知道如何解决其控制的问题。但是不同的行业,其供应链流程的结构方式均不相同。因此,要判断公司需要采用何种方式来解决其特别的制约因素,就有必要先了解三种普遍类型的网,根据其特别流程可以分为:分叉型、会聚型、以及会聚-分叉型。

    分叉型流程

    在分叉型流程中,物料首先大批量存在。但在生产早期这些物料将被转化成为一系列中间物品,然后通过送料、供应给各种各样的其他制造环节。钢铁行业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先加工出基本的钢胚或钢条,然后转化为种类繁多的其他产品。
    这种分叉型流程将物料连贯而重复地分配给随后的流程,由一个上游流程的开端到多个公司参与的互动网,包括所有对钢铁及副产品的所有利用方式。在其他行业环境中亦有同样的结构,有人称之为“V形”结构,随着流程的每个阶段发展、其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工作流为主的“V形”工厂通常属于流程为主的行业,例如制药、化学品、石油、钢铁、纺织、食品与饮料、以及造纸,另外还有汽车与工业部门中高产量部件的零散制造。
    要成功地规划与调度这些“V型”工厂,需要对主要生产能力限制因素进行现实可行的排序。因此,软体系统必须能够详细分析并优化这些制约因素。更高层次的工厂几乎肯定需要利用到这种排序,因为仅靠传统的批量总规划已经不足以应付。

图2:分叉型流程的特点

    会聚型流程

    按顾客订单生产的公司对预测以及广泛规划的需求较小,因为他们主要目标就是按订单完成生产。他们通常是以大规模装配(加工车间)或最后装配为主,而他们的问题与流程制造商相反。在大量的物料输入中只为出数量相对较少的产品,而物料则可能来自一大批供应商。这种会聚型流程体系形成一个典型的“A形”通常属于按单生产以及按单设计的制造业,尤其的航空与国防业、重型加工、工业、加工车间、建筑业、以及基于项目或服务相关的行业。这类公司受服务驱动,通常不会将单纯的生产能力管理作为业务重点,而集中于流程中关键装配点的物料同步化问题。在以前这类公司被认为适合采用基本物料控制系统,而他们一般会广泛使用MRPΠ或ERP来规划物料供应。由于上市交付周期缩短、以及生产的劳工成本上升的压力。这类企业亦开始寻求更加先进的规划与调度系统作为补充,从而克服ERP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并进一步加强物料同步化。能够在订单之前报出交付周期以及按期完成,这对公司是最重要的,因此为订单准确地分配有限的物料与生产能力就十分关键。在做出这种订单承诺时应当考虑到工厂的有限生产能力、所有未分配的部件及元件、原材料,如果关键物料缺少存货时、还需考虑到它们的交付周期。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一个有能力承诺的真正功能。另外,他们还需要有能力在多个会聚流程当中找出最关键的流程路线。有时确实需要将多个工厂之间的生产相连接,尤其是生产大型产品装配的公司。不论实施任何软体,都必须将每个属下地点类比为整个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供应链规划系统中,所有地点亦应得当同样充分详细的考虑。

图3: 会聚型流程的特点

    会聚-分叉型流程

     许多公司的情况处于会聚与分叉两个流程之间,他们需要同时应付这两种控制效应。这种会聚-分叉型流程可以在汽车、通讯、高科技、工业与包装消费品等行业中找到。
    由于市场需要多样化,于是制造商用多种方式配置产品。最先进的公司提供更多品种的产品,但基本上都是由有限种类的部件构建而成。汽车、办公家具、消费者与工业电子产品等都属于这种类别。这种业务的性质趋向于“以通用部件构造”流程,之后是“按单展示”流程。
    T形工厂-无限产品类别,有限元件数量-是非常有效的赚钱方式,但是它的控制环境亦非常难以控制。假设产品设计师设计了很好的T形产品系列,那么控制的关键就在于部件缓冲。通过按单装配或者按单配置完成顾客订单时,就需要拥有所需要的部件,而且应当有全部所需的部件-缺一不可。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