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Proficy Historian在钢铁厂过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Inventor征文:Inventor Studio-让钢铁也闪亮
·瑞友天翼远程接入系统助西联钢铁集团打造西部第一钢铁电子交易平台
·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 流程设计与看板管理应用
·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关新闻
·
钢铁出口划定政策底线 出口量不超过总量10%
·
7月1日出口退税或调整 钢铁及有色金属首当其冲
·
汽车行业受益于钢铁出口退税调整
·
我国组建钢铁产业创新“航母”
·
国丰钢铁ERP项目成功验收
·
西门子与津西钢铁再次达成合作协议
 相关热贴
·[原创]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分享]物流公司如何打磨IT系统实时掌握异地仓库信息
·ASP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绝好资料:K3工业版物流初始化方案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物流和生产管理制度与表格精选
· 战略物流管理:一本以市场营销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物流教科书(第4版)
· 物流基础
· 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原理、实施与应用
· 供应链物流管理(英文版)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疏通钢铁物流的“血脉”
发表时间:2005-8-2 孟丽丽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关键字:钢铁 物流 
规范、理顺物流如同疏通了企业的“血脉”,是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不可缺少的管理举措。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近年来,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管理若仍保持现状,必然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会表现出与企业要求的发展规模明显的不适应,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重视物流管理。

  二是企业管理者看到了在当前的原料供应条件下、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降低物流成本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亮点,所以强化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疏通企业“血脉”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一般有五点,一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三是通过规范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降低库存、盘活资金;四是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反映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物流形象。

  可见,规范、理顺物流如同疏通了企业的“血脉”,是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不可缺少的管理举措。

  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的提出

  钢铁工业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消耗的密集型产业,这些宝贵资源在我国数量有限,特别是矿产资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赖进口矿石的局面不会改观。所以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应提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管理思想。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并且,采购/销售物流不仅是单阶段的物流(如供应商到制造商、制造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相对独立的采购/销售物流活动),而且包括供应链渠道内成员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客户产品分销整个过程的采购/销售物流活动。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laboration),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敏捷度高的经营机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种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物流系统从供应链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与运筹,并把供应链管理战略通过物流战略的贯彻实施得以落实。

  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

  按照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战略思想,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讲,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全球性的物流供应链,多角度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拓宽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外销渠道。

  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内物流供应链,并加强企业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的运输调度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流程,并充分利用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运输的计划性和可控性。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确定以上物流管理思路后,企业还必须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把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实时执行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利用移动计算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对物流信息实时传输,以及物流的在线管理与实时追踪等环节统一考虑,协同运作,追求物流系统的实时管理与执行。

  这种实时物流管理体现在企业的完整实时业务集成系统之中,它不仅仅是涉及企业本身的系统,而且通过企业的供需链而与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与批发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相联系,是一个有硬件作业系统与软件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需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支持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供应链物流管理同样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但是由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开发商的投资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市场做不大,客户也不敢用,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过高,进展缓慢。

  二是行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例如由于电子单证格式和认证标准不统一,企业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地沟通,需要反复地转化、认证,费用高、效率低,还很不安全;三是社会层的基础信息化标准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的社会层标准也往往是国际标准。例如由于基础标准的滞后,商品编码、无线通讯频率不统一,像RFID这样的先进技术难以很快应用推广。

  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物流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建设要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范畴。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等政府有关机构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大了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国内钢铁企业要全面做好供应链物流管理还任重而道远,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