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预防行动:
备足产能,提升生产线柔性;
准备足够的备份供应商资源或委外资源;
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将计划功能作为重要考虑依据;
采用限制性订货条款,对频繁取消订货的企业进行处罚;
规范财务会计行为,设定合理的应收/付款约束条件;
采用订单处理优先级原则,对供应商与品类进行合理划分,并建立关联关系;
部分企业(如农产品生产)可以采取套期保值来应对市场波动,等等。
事实上,部分制造型企业的实践也表明:削弱”长鞭效应”的确有利于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和提升供应链柔性。但制造型企业也需要同时着手进行内部改善,避免内部问题和”长鞭效应”带来的叠加效应。
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广泛应用
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广泛应用也将帮助中国制造商在成本问题和柔性问题上得到更有效地改善,RFID 技术和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RFID 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企业实现实时、透明、可视的供应链管理,RFID 技术将不仅仅用于供应链协同,也可用于生产线上的在制品控制和工艺流程控制,帮助管理者识别浪费和采取行动。
VMI 模式的应用则将制造业的供应链协作提升到了协同高度,基于自动补货协议的 VMI 模式将不仅仅有利于削弱”长鞭效应”的影响,同时也将利用”并行工程”效应实现对供应链流转时间的压缩,降低库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