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
·现代协同设计的问题与特点
·SAP软件应用中有关问题探讨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相关新闻
·
赛门铁克推出下一代数据保护解决方案Veritas NetBackup 6.5
·
美今起禁止航空器等20类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
·
中望精彩亮相2007中国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
·
惠普研制出粘贴型存储器
·
SINFOR SSL VPN中标矿业巨擎
·
员工参与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相关热贴
·“随机8位数”的病毒清除办法
·三维造型
·[求助]求QAD培训资料
·注意“随机8位数”的木马病毒
·怎么能挣到E币呀
·OA系统的价格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如何协调 供应链管理之信息共享
发表时间:2006-6-23 陈琦   来源:AMT公共知识库
关键字: 
信息共享不仅使得链上企业可以更好的安排生产作业及库存配送计划,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更能促进合作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加快供应链整体对市场变化的响应。

    Q3: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有哪些方式?  

    A3:根据供应链成员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和特点不同,可以将信息共享划分为三种模式:

    1、 点对点共享模式

    指供应链合作伙伴间通过自身建立的内部信息系统,一方企业直接把对方企业传递来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在这种模式中,信息直接从提供方传给需求方,不需要经由其它数据转换或储存中心,信息的提供和获取是多对多关系,即共享信息在多个信息系统(或数据库)间进行两两传递。这种模式中,根据采用的信息技术又分为EDI模式和数据接口模式。

    2、信息集中管理模式

    信息集中管理模式是将供应链中的共享信息集中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中,各企业根据权限对其进行操作,完成与多个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按照公共数据库的提供者划分,这种模式又可分为第三方模式和信息平台模式。

    第三方模式。由第三方信息企业提供公共数据库。由于第三方企业可主动地从外部其它信息来源去收集、加工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向供应链单位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从而可能人为地介入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平台模式。用信息平台取代了第三方信息企业,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信息平台服务商只对平台运行进行维护或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新功能模块,不提供具体的信息服务,共享信息种类、要求由供应链相关的节点企业商定,信息共享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

    3、综合共享信息模式

    该模式是点对点模式和信息集中管理模式的综合,它对不同信息共享区域采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通常以一个主要的信息平台为核心进行构建。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它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信息交换更为频繁,因此其物流为信息传递的纽带,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共享信息模式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供应链对共享信息的获取、处理、密级、时间要求、传输、加工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对综合共享模式建设的核心信息平台需求也不同。因此,根据供应链管理中共享信息的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合适的、合理的共享模式,选择适当的信息平台作为模式建设核心,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更好的满足各个区域对共享信息不同方面的需求,也较符合实际。

    Q4:供应链管理中激励信息共享的策略有哪些?  

    A4: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通过利益的引导去激励代理方的行为。目前,对这类问题的解决都是采用设计遵循这一思想的激励监督机制来实现的。企业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价格激励

    例如在供应商和制造商实现信息共享的初期,制造商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可以采取价格激励,促使供应商加入信息共享中。这实际上为供应商在增加信息共享的成本同时,提供了一定的价格补贴。另一方面,制造商的库存费用、交易费用降低保障了其稳定利润水平,从而使这种策略具有可行性。

    2、减少零售商的提前期

    在与零售商的信息共享时,除了采用价格折扣等优惠策略外,还可以采用减少零售商提前期的措施。虽然零售商提前期的减少会导致零售商库存水平的下降,也会影响制造商的库存费用和缺货损失费用,但就供应链整体来看,这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整体的平均库存水平,另一方面也使零售商订货模型更加稳定,提高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准确性,实现两者的双赢。

    3、制定信息共享的标准

    对有利益冲突的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是无法也不应当改变这种竞争关系的。因此,供应链应该制定一定的信息共享标准,下游企业应该依据此标准对所有上游厂商提供统一的信息,而不能有所偏好,保证上游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此外,公平竞争的环境还可以保证消费者,包括最终消费者和中间厂商的利益不受垄断企业的损害。

    4、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对不合作的节点企业,供应链管理还应当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定期对信息共享成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但这种强硬式策略需要以善意、宽容和简单为原则,在反复沟通中进行并防止盟主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过分要求。

    5、克服企业文化的差异

    在全球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下,节点企业的地理分布更为广泛,因而不同国家、地区、行业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使这些企业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不同见解,对信息共享的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加强企业间的沟通,消除企业文化间的偏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文化融合,形成互补优势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如果说IT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那么加深对信息共享的认识,选择合适的信息共享模式及策略,对其由知而行必将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