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对供应商的管理是体现一体化价值的一个领域。尽管许多企业都在使用简单的ERP模式,但是根据企业来划分所有资源的这种行为仍是非常普遍的,如果没有一个集中的管理部门来监督供应商的话,供应商就可能抬高供应物品的价格。尽管对供应商最好进行集中管理,但对于按日结算的供应商来说,采取原来的模式可能更有效率。
执行。目前,对供应链中制造这部分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公司很少。许多公司进行全球采购,转包国外或本地项目的一部分,一般还保留着一定水平的制造能力。对这些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需要相关技术、工程管理和客户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能。
发送。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者来说,对在库的产品进行管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由于配送策略与客户服务期望度是如此的紧密,如果多重和单一供应链的采取策略都适当的话,很难将两者配送功能进行整合。一些客户可能要求制造生产线100%的补给,另一些客户(如:配送公司)为了争取较低的运费情愿接受一个较低水平的服务。
信息技术保障。从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上看,为了支撑多重供应链的运作采取了不同的应用软件,对供应链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价值,然而对于项目管理、资金交易、库存水平、销售业绩以及公司信誉度等,却可以从与上述系统实现相互衔接中获益。
业绩管理。不同的供应链很难采取同一业绩标准进行管理。尽管指标本身并不需要再加以划分。例如,准时兑现对客户的承诺也许是不同供应链的一个共同的指标,但是他们的业绩目标是不同的。对于面向订单生产的产品目标可能是90%,对于面向库存生产的产品目标可能会更高些,如95%。
第四步明确职责
明确各个供应链的职责。高层管理者应更关注企业实力在前3-5名供应链的情况,而不是对所有供应链都一视同仁。
在多重供应链进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可能超过数据岛的容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建议:不断采用先进或改进的设施设备,保证信息的正常显示。
太多的优先权会导致什么也无法实现。建议: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供应链数量,确定这当中的每一个供应链的功能,但不应把所有的资源仅分配给这些供应链的管理者。
在多重供应链的管理中,一些具有较强技术性工作方面的技术专家分布比较分散。建议:供应链的成功管理需要团队的合作,这个团队既要包括具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包括那些在特定领域的专家。要保证所有技术专家为所有供应链管理者使用,而不应仅仅为了某些特定或主要的供应链服务。
在多重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常常会为一些请求所困惑。一部分的公司希望获取较好的服务,另一部分公司目标更侧重于获取低廉的成本。建议:定位好与所有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但是在需要差异化服务时,要与主要供应商保持联盟关系。
任何企业都在向不只一个销售市场销售一种以上的产品,这就需要管理多重供应链。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客户的期望水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设计的供应链应能满足客户的期望。不管是单一的供应链还是多重供应链,每一种供应链核心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最后,责任明晰有助于提高生产、达到预期目标。在供应链多重化的背景下,这些行动都会收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