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零章 装配体有限元分析

第五节 轴承连接

    滚动轴承是现代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部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转动零件的。

    真实的轴承模型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建立简化的轴承模型,即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和MPC算法。

10.5.1  刚性连接

    图10-13所示为轴承连接简化模型-CERIG。一组CERIG连接孔的中心(MASS21单元)与孔内节点,耦合所有自由度;另一个CERIG连接MASS21与梁单元的端点(主、从节点的选择并不重要),且放开ROTZ自由度(见图10-14,不勾选dof6)。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CERIG
图10-13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CERIG

    注意:刚性连接(CERIG)基于小变形理论,用于大变形分析时应谨慎。由于形成刚性区域可能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应小心使用。

刚性连接-放开ROTZ自由度
图10-14  刚性连接-放开ROTZ自由度

10.5.2  柔性连接

    柔性连接(RBE3)较简单,只需一组RBE3,如图10-15所示。对于轴承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放开主节点(梁单元的端点)一个转动自由度。例如,对于图10-15所示的轴承连接,需放开ROTZ自由度(见图10-16,不勾选rotz)。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RBE3
图10-15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RBE3

刚性连接-放开ROTZ自由度
图10-16  刚性连接-放开ROTZ自由度

    注意:柔性连接(RBE3)基于小变形理论,用于大变形分析时应谨慎。

10.5.3  MPC算法

    相对于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MPC算法较复杂。需定义一个目标单元PILOT (位于梁的端点)和一组接触单元CONTA173/CONTA174(覆盖于实体单元表面),并设置相应的单元选项和实常数,如图10-17所示。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MPC算法
图10-17  轴承连接简化模型-MPC算法

    (1)单元选项

    对于目标单元TARGE170,推荐采用如下设置:

    K2=1 (Specified by user)

    对于force-distributed constraint MPC算法,K4用于控制PILOT点的自由度。对于图10-17所示的轴承连接,应设置K4=011111,表示放开ROTZ自由度,选中ROTY、ROTX、UZ、UY、UX自由度,如图10-18所示。

设置TARGE170单元选项
图10-18  设置TARGE170单元选项

    对于接触单元CONTA173/CONTA174,推荐采用如下设置:

    K2=2 (Multipoint constraint (MPC))

    K4=1 (force-distributed constraint)

    K5=1 (Close gap with auto CNOF)

    K9=1 (Exclude both initial geometrical penetration or gap and offset)

    K11=1 (Include)

    K12=5 (Bonded (always))

    (2)实常数

    一般地,保持所有默认值可满足工程需要。

    注意:对于图10-17所示的轴承连接,MPC算法应使用force-distributed constraint,不能使用rigid surface constraint。

10.5.4  轴承连接算法对比

    第10.5.1~10.5.3小节的轴承连接模型可模拟轴承转动,适用于装配体分析。实际上,在分析结构承受轴承力的静态响应时(不考虑轴承的转动),也可采用表10-1中的轴承力加载方法。

表10-1  轴承连接算法的对比
轴承连接算法的对比

    通常认为轴承本身刚度较大,因此,刚性接触算法最接近实际情况(见图10-19)。将其余算法与刚性接触算法对比,可知:

结构应力云图-刚性接触施加轴承力
图10-19  结构应力云图-刚性接触施加轴承力

    1)RBE3算法与MPC算法(force-distributed constraint)非常接近,但它们都是柔性连接,使轴承加载面变形较大,如图10-20和图10.21所示。

结构应力云图-RBE3施加轴承力
图10-20  结构应力云图-RBE3施加轴承力

结构应力云图-MPC算法施加轴承力
图10-21  结构应力云图-MPC算法施加轴承力

    2)CERIG算法控制轴承加载面为刚性面,使轴承加载面变形偏小,如图10-22所示。

结构应力云图-CERIG施加轴承力
图10-22  结构应力云图-CERIG施加轴承力

    3)每种轴承连接模型均是简化模型,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轴承连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