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终端与终端安全
第一节 什么是终端
1.1 什么是终端
偶然一个机会听了一堂营销管理的讲座,讲师重点讲解的是“终端营销”的方法。其中“终端”是指与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即销售给最终客户的卖场、商家,是流通环节的最后一环,是产品的投放地,如大型物流中的沃尔玛、家乐福、国美和苏宁都属于“终端”。在营销领域谁控制了销售终端,谁就找到了创造企业价值的通路。图1-1为营销终端示意图。
图1-1 营销终端示意图
在通信行业,也会频繁听到“终端”这个词,在这里“终端”指的是“移动终端”,又叫做移动通信终端,如图1-2所示,这些终端通过通信网实现互联和信息交换。顾名思义,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上包括手机、笔记本、POS机、车载电脑等。在通信行业中,大多数情况下终端指的是智能手机。就国内三大运营商争先恐后推出自己的智能终端的情况看,终端在运营商的心目中备受关注。
图1-2 移动终端示意图
可见,“终端”一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本书的内容紧紧围绕着“终端”展开。那么“终端”概念最早出现在何时呢?本书中的“终端”具体指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40多年前。
图1-3 早期的字符终端设备
1969年,为了军事研究的需要,在ARPA资助下,ARPA net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现代计算机网络产生,随之,计算机被分为主机(Host)和终端(Terminal)。当时的主机通常指大型机或功能较强的小型机,而终端则是指一种计算机外部设备,是一种字符型设备,包括多种类型。图1-3中展示了工作人员在早期的字符终端设备上工作的情景,其中工作人员面对的就是一台字符终端设备,主要作用是作为输入/输出信息的展示,实际操作的数据和相关的处理是在主机上进行的,就是旁边的“大设备”。
这个早期的字符设备就是最早的终端。终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计算机领域,当时的终端指的就是计算机终端。随着名字的宽泛化、关联化和象形化,终端一词逐步被其他领域引用并推广,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营销领域和通信领域。
早期计算机主要是作为计算的工具被使用。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军事应用(例如,雷达数据处理、武器控制、军事情报等)。其中的核心应用就是计算(表现在软件中计算指令使用率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迅速普及,其中心工作已经不是计算,而是逐步转为满足各种用户需要的业务任务的处理,主要是解决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问题,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纳入人类活动的范围内,信息系统使用与人类活动与行为有直接关系,而且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行业的业务活动已经离不开信息化系统支持。此时,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完全是人类活动的工具。
随着业务信息化的推进,终端在业务专网中大量使用。本书重点讨论的终端,不是泛指计算机领域中的所有终端,而是指使用者在与互联网隔离的业务专网中直接使用的设备和网络安全的发生节点,包括PC、工作站、服务器、笔记本等,这些终端共有的特征是接入网络,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与数据,可以在使用者的操作下,通过操作系统产生网络访问和数据交互,可以对网络环境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