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代码之殇 > 2005年4月1日:“客户不满”

第二章 过程改进,没有灵丹妙药

第三节 2005年4月1日:“客户不满”

    查缺补漏

    有些部门其实正在使用Product Studio来实现可追溯性,但这个工具还不算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我们得到正确的工具之前,若想做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跟踪客户需求和应用过程,我们还有以下几个方法:

    作者注:Product Studio是微软内部的一个工作条目跟踪数据库。如今我们已经将它产品化了,并把它集成在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中。自从本专栏设立以来的5年里,大多数微软的工作部门已经采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TFS)来跟踪项目进展。我们已经近乎实现可追溯性了,就像我之前所述的那样。

    ·当你撰写市场分析报告的时候,对相关的客户协议书做个链接,并确认这些协议书具有相应的客户联系信息。同时也在这份市场分析报告中留下你自己的联系信息。

    ·当你在创建高级应用范例的时候,对市场分析报告及客户协议书也做个链接,同时也要留下你的联系信息。

    ·当你撰写功能规范书、需求列表或者产品应用案例的时候,将相关的高级应用范例、需求分析、市场分析报告和客户协议书都做个链接。哪个功能与哪篇文档相关一定要明确,不要只建一个冗长的链接清单了事。

    ·当你创建设计文档的时候,做个到规范书和其他支持文档的链接。再次强调一下,不要创建一个长长的参考列表——事无巨细地将所有信息都罗列出来,甚至你可能将每个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都列出来。

    ·当你面临抉择或复审工作的时候,通过这些链接追踪到相关人员那里,也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令客户满意

    当下,我们的业务运转方式像小孩子的“打电话”游戏一样。每个人把他认为客户想要的东西告诉下一个人。一路传下去,信息在每一步都会被扭曲和丢失。等到我们产品出货的时候,客户甚至不认得这就是他当初要求的东西。(此时你可能想起了那幅经典的卡通图:客户真正想要的是在一棵树上挂起一个轮胎秋千;但他们最后得到的却是树干被挖出一个洞。)

    当产品不断演变,开发不断推进,你必须回过头去跟客户谈谈,以确保你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同样重要的是,客户在他们的需求或者应用流程改变的时候,也要有办法跟你取得联系。如果没有一个沟通渠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可追溯性把这种渠道建立起来了,但你必须谨记你要做什么并努力去做。期间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使你承受毁约的风险。但如果你做对了,也就意味着你每次都能给客户带去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你辛勤努力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