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数字样机的特征建模及其应用实例

第一节 UG NX建模综述

    在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建模设计处于龙头地位。UG NX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建模系统,用户可以进行快速概念设计,交互式地创建并编辑复杂、实际的实体模型,还可以通过直接编辑实体尺寸的方法或使用其他构造技术对实体进行更改和更新。

1.建模模式

    使用UG NX“建模”应用模块时,用户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模式之一。

    (1)历史记录模式

    在历史记录模式 下,用户使用部件导航器中显示的有序特征序列来创建和编辑模型。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记录的特征建模器和用于在UG NX中进行设计的主模式。

    此模式对设计精密的部件很有用。这同样适用于设计成使用预定义参数来修改的部件,这些参数基于草图、特征中包括的设计意图以及用于对部件建模的特征顺序。

    (2)无历史记录模式(从NX6.0开始新增加的模式)

    这是从UG NX 6.0开始新增加的模式。在无历史记录模式 下,用户可以根据模型的当前状态创建和编辑模型,而无需有序的特征序列,但只能创建不依赖于有序结构的局部特征。

    这里讲的局部特征是在无历史记录模式下创建和保存的特征。局部特征只要修改局部的几何体,而不需要更新和重播全局特征树。这意味着用户在此模式下编辑局部特征比在历史记录模式下修改快几倍。

    当用户需要探索设计概念并且不必提前计划建模步骤时,无历史记录模式很有用。这对于下游修改(如加工)也很有价值,在修改过程中部件模型可能缺少历史记录,或者机械师不愿意冒险进行更改。

    在无历史记录模式下,用户可以使用许多在历史记录模式下可用的相同命令。有些命令创建局部特征,这些特征作为特征集合而列在部件导航器中,与任何重播顺序无关。尽管局部特征看上去与部件导航器中基于历史记录的特征相似,但编辑这些特征所需的时间并不随着特征列表的增加而增加。局部特征相互独立,对其进行编辑时,没有可回滚或重播的历史记录。

    “同步建模”命令有助于用户更有效地使用无历史记录模式。通过这些命令,用户的建模意图将依赖于面和特征识别,它们有助于用户标识某些几何条件。“同步建模”命令中的“面查找器”选项有助于根据控制的设置来选择相关的面。关于“同步建模”的更多内容将在第16章介绍。

2.如何进入需要的建模模式

    用户可以选择表5-1所列的方法之一进入需要的建模模式。

表5-1  进入需要的建模模式

 表5-1  进入需要的建模模式

3.使用UG NX建模说明

    所有体必须在1000m?1000m?1000m的空间内,且以绝对坐标系原点为中心。

    在把样条作为引导曲线时(例如,当沿着引导线使用拉伸,或简化样条时),将使用距离公差把样条近似成圆弧和线。如果样条很长,近似于直线,并使用默认距离公差(0.01inch),则将使用半径超出最大部件尺寸限制1000m?1000m?1000m的大圆弧来近似计算样条。通过增加距离公差可避免该问题。

    可应用到体的最小线性值是 0.00000001m(即 0.00001mm或0.00000039inch)。

    在对体进行操作时,任何小于等于上述值的线性值均被视为零。

    如果用户在视图相关的实体和一个模型实体之间进行布尔运算,则目标实体控制着操作后得出的体。不过,如果执行撤销操作,则两个体都将恢复。

    在进入“制图”应用模块之前,必须保存对布局所作的任何更改。如果用户不保存更改,则在返回“建模”应用模块时这些更改会丢失。

    另外,在一个装配的爆炸图环境(生成特征)中工作时,建议使用“隐藏爆炸图”选项。否则,将无法总是考虑坐标系上“爆炸矢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