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字样机的实体组合建模及其应用实例
第一节 体素特征及其应用实例
3.圆锥创建类型及其应用实例
(1)圆锥的创建类型
用户可以通过定义轴位置和尺寸来创建圆锥,其创建类型如图4-23所示,包括“直径和高度”、“直径和半角”、“底部直径,高度和半角”、“顶部直径,高度和半角”和“两个共轴的圆弧”等5种。
(2)圆锥的创建实例
实例4-4:分别选择5种圆锥创建类型创建如图4-24所示的圆锥和圆锥台。
【题目分析】
如图4-24所示的圆锥和圆锥台,其中两个的旋转轴矢量垂直XY面,另外3个的旋转轴矢量不垂直XY面,即定义轴矢量坐标时的X、Y、Z值都不相同。前面的圆柱创建也可以使轴矢量不垂直于某一基准平面。此例要求5个圆锥或圆锥台各选择圆锥创建类型,即圆锥1选择类型为“直径和高度”,圆锥台2选择类型为“直径和半角”,圆锥台3选择类型为“底部直径,高度和半角”,圆锥台4选择类型为“顶部直径,高度和半角”,圆锥台5选择类型为“两个共轴的圆弧”。

图4-23 圆锥创建类型 图4-24 圆锥和圆锥台
【创建步骤】
1)新建模型文件“sl4-4.prt”,方法同前例。
2)设置图形窗口的背景颜色为“白色”,方法同前例。
3)创建圆锥1。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圆锥”命令→在出现的“圆锥”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直径和高度”,如图4-25a所示→默认过坐标原点的指定矢量和指定点→在“圆锥”对话框中输入底部直径为“25”,顶部直径为“0”,高度为“25”,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圆锥1创建,如图4-25b所示。
4)创建倾斜圆锥台2。继续在打开的“圆锥”对话框中改选类型为“直径和半角”→通过“矢量”对话框指定倾斜圆锥台2的轴矢量→选择矢量类型为“两点”→通过“点”对话框分别指定出发点和终止点,指定完后单击相应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到“圆锥”对话框中输入底部直径为“30”,顶部直径为“10”,半角为“30”,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倾斜圆锥台2的创建,如图4-26~图4-28(隐藏圆锥1)所示。

图4-25 创建圆锥1 图4-26 矢量类型

图4-27 圆锥台2的出发点和终止点 图4-28 创建倾斜圆锥台2
5)创建倾斜圆锥台3。继续在打开的“圆锥”对话框中改选类型为“底部直径,高度和半角”→通过“矢量”对话框指定倾斜圆锥台3的轴矢量→选择矢量类型为“两点”→通过“点”对话框分别指定出发点和终止点,指定完后单击相应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到“圆锥”对话框中输入底部直径为“30”,顶部直径为“20”,半角为“20”,完后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倾斜圆锥台3的创建,如图4-29和图4-30所示(隐藏圆锥1和倾斜圆锥台2)。

图4-29 圆锥台3的出发点和终止点坐标 图4-30 创建倾斜圆锥台3
6)创建倾斜圆锥台4。继续在打开的“圆锥”对话框中改选类型为“顶部直径,高度和半角”→通过“矢量”对话框指定倾斜圆锥台3的轴矢量→选择矢量类型为“两点”→通过“点对话框”分别指定出发点和终止点,指定完后单击相应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到“圆锥”对话框中输入顶部直径为“10”,高度为“20”,半角为“15”,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倾斜圆锥台4的创建,参见图4-31和图4-32所示(隐藏圆锥1和倾斜圆锥台2、3)。

图4-31 圆锥台4出发点和终止点坐标 图4-32 创建倾斜圆锥台4
7)创建圆锥台5。在XY平面绘制直径为25的圆和在与XY平面平行、且距离为25的平面内绘制直径为10的圆,如图4-33所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圆锥”命令→在出现的“圆锥”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两个共轴的圆弧”→在图形窗口分别选择两圆,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圆锥台5创建,如图4-34所示。

图4-33 绘制的两圆 图4-34 创建圆锥台5
8)测量倾斜圆锥台2和3间夹角,如图4-35所示。其他参数可以仿照前面方法测量。
9)保存模型文件“sl4-4.prt”。
4.球的创建类型及其应用实例
(1)球的创建类型
用户可以通过创建中心位置和尺寸来创建球,其创建类型包括“中心点和直径”、“圆弧”两种,如图4-36所示。

图4-35 倾斜圆锥台2和3间夹角 图4-36 球的创建类型
(2)球的创建实例
实例4-5:分别使用一种球的创建类型创建如图4-37所示的两个互相分离的球。
【题目分析】
从图4-37可看出:左下边的球宜采用的创建类型为“中心点和直径”,其中心点位于绝对坐标XYZ的原点,直径大小凭目测要比右上边的球大,即大于R15,设为20;右上角的球宜采用的创建类型为“圆弧”,其圆弧尺寸已知,而中心点位置在左下边的球的右上角,设为X=0、Y=30、Z=30。
【创建步骤】
1)新建模型文件“sl4-5.prt”,方法同前例。
2)设置图形窗口的背景颜色为“白色”,方法同前例。
3)创建左下角的球。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球”命令→在出现的“球”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中心点和直径”,如图4-38a所示→默认过坐标原点的指定矢量和指定点→输入直径为“50”,完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左下边球的创建,如图4-38b所示。

图4-37 两个互相分离的球 图4-38 创建左下角的球
4)绘制圆弧R15。在“直接草图”工具栏中单击“草图”工具按钮 →在出现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在平面上”,平面方法为“自动判断”→在图形窗口选择左下边球坐标的YZ平面后单击→在出现的“快速拾取”对话框中单击“基准平面”→在返回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单击“点对话框”按钮→在出现的“点”对话框中设定坐标YC为30、ZC为30,单击“确定”按钮→在返回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在“直接草图”工具栏中单击“圆弧”工具按钮 →在出现的“圆弧”对话框中选择圆弧方法为“以中心和端点定圆弧”→在“快速拾取”对话框中单击“现有点-点/基准坐标系(2)”,则在基准坐标系(2)中的原点处呈现菱形黄色加亮点→在出现的数据输入框中输入半径为“15”,按〈Enter〉键,再输入扫掠角度为“90”,再按〈Enter〉键,移动光标,当黄色圆弧处于Y坐标轴左侧位置时单击→在“直接草图”工具栏中单击“完成草图”工具按钮 ,退出草图环境,如图4-39~图4-41所示。
5)创建右上角的球。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球”命令→在出现的“球”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圆弧”→在图形窗口选择已经绘制的R15圆弧,完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右上角球的创建,如图4-42所示。

图4-39 创建草图设置 图4-40 圆弧R15绘制过程

图4-41 圆弧R15的绘制结果 图4-42 创建右上角的球
6)测量两个球表面的最近距离,如图4-43所示。

图4-43 测量两个球表面的最近距离
7)保存模型文件“sl4-5.prt”。
由以上各实例可以看出,体素与点、矢量和曲线对象相关联,用于在创建这些对象时定位它们。如果用户随后移动一个定位对象,则体素特征也将移动并相应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