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2013全球汽车论坛文集 > 环节十二:培养开放的国际化人才

第一章 会议综述

第一十三节 环节十二:培养开放的国际化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在2013全球汽车论坛上,来自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亮、李尔公司亚太区总裁Jay Kunkel、通用汽车中国人力资源部总监Mary  Thornton以及HCP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及创立人Vanessa Moriel共同讲解了 “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那么,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周亮认为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人”,这引领了话题讨论的思路。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经济行业如今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抓教育 重开放

    周亮是本次讨论嘉宾中唯一一位中国本土的老总,他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中国缺乏国际化人才的关键在于,中国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产生与发展。他说:“中国教育体制一定要进行彻底改革,要把我们的人才从娃娃抓起,要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教育体制也必须要按照国际化的惯例培养人才。”

    周亮认为,要想培养、吸引国际化人才,国家、政府、企业、人才本身都应该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创造开放的环境和土壤。周亮希望有志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有识之士要放开怀抱,本土人才要放眼世界、熟悉国际惯例,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要懂商务,懂管理,并精通外语,才能把自己打造成国际化人才;而海外人才也同样可以进入中国,只要企业能够制定好国际化战略,懂得中国文化、语言,精通中国法律法规的各类人才就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解决培养、沟通两大问题

    作为曾在三家世界级制造企业工作过的Jay Kunkel,对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有深刻的体会。他也认为基础教育对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说:“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一般工程系的毕业生,很少有一开始就能胜任工程师工作的,能直接承担工作的只有10%。”他对此深表担忧,他认为企业一定要注重年轻员工的培养工作。

    来自企业一线的Jay Kunkel另一项烦恼是人才的流失。企业花费不小的人力物力培养出员工之后,人员流动、员工跳槽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说,“要解决这一问题,要靠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配合。管理人才重视与人才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开发他们所需要的技能。”

    通用的“八个核心能力”确保人才

    Mary  Thornton来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通用汽车,她说:“打造和销售世界上最优秀的汽车,唯一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留住最好的人才。”而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呢,通用提出了企业领导所必备的八个核心能力。

    第一是诚实的品质;第二是适应不明朗形势的能力;第三是发展当地人才;第四是创新能力;第五是管理能力;第六是组织能力;第七是战略敏锐性;第八是管理远景和目标的能力。

    Mary  Thornton希望通用全球的领导人都必须有这八项能力。而这也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领导人需要参考并学习的地方。他说:“我们面临很多挑战,为了让消费者满意,为了能应对这些挑战,这八项能力必不可少。”

    允许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

    Mary  Thornton在谈到关于培养以及挽留人才的方法时,还特别提出了要允许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的理论。如何理解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概念,Mary  Thornton举例说:“一个50岁左右的员工,会有很丰富的职业经历和阅历,允许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对发掘这种类型的员工潜力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Vanessa Moriel非常同意这一观点,她说,她每天都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非常快,每个地域都有不用的情况与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允许不同。推荐不同类型的人才为不同的企业服务。中国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人才,只要他们有技术能力,其他方面完全可以允许模糊区域存在。与之相适应,薪酬与奖励机制也同样应该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