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新闻
  • 资料
  • 视频
  • 活动
  • 特别报道
  • VIP智库
  • 专家
  • 报告
e-works为您找到 810  条结果
  • 相关性
  • 发布时间

自主乘用车企业是否走到存亡关头

因此徐长明认为,合资品牌的成本不断往下走,而自主品牌的成本在不断上升,这两个因素导致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在明显削弱。对于近二三年来市场中不断出现的合资自主品牌概念,遭到了包括许多专家在内的行业人士反对。 许多人认为,从当前几家合资企业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车型来看,其不过是用国外已经落后的成熟车型技术平台所制,主要目的在于与中资自主品牌争夺中低端市场的份额,以与自身的外资品牌协同作战,从高端、低端两个方向夹击中资自主品牌汽车市场 但截至当前,如果在汽车自主品牌上我们还没有理清哪个是国家应该支持的真正的自主品牌,而且即使有了自主品牌发展目标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等实际行动,那么所有鼓励、支持和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话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最近在他的博客中谈到,由于一部分人认为合资自主品牌混淆了自主品牌的概念,他建议取消所有现行与“自主品牌”挂钩的政策,将目前用在“自主品牌”政策方面的资金抽出来,再加倍投入更多的资金 中资自主品牌产品最大的弱项在于其自身产品价值造成的品牌附加值、产品溢价能力低下,除了在性价比指标上中资自主品牌车型可能会整体胜出外,实际上在其他性能指标方面中资自主品牌也并不差。
来源:中国工业报
2011-12-28

Compuware联手PageSpeed团队为Web提速

来源:Compuware
2011-05-18
共 81 页 总数:810
信息搜索中,请稍候...

系列微信

数字化企业网
PLM之神
e-works制信科技
MES百科
工业自动化洞察
智能制造IM
AI智造圈
智能工厂前线
工业机器人洞察
智造人才圈
工业软件应用
智能制造网博会
ERP之家
供应链指南针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30029-1(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