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研究报告  »  正文

全面解码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是制造企业面临的全新课题
 
       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带来颠覆性的产业变革,制造企业的研发模式、制造模式、营销模式、决策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决策模式亟待创新。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多层次人才。根据e-works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能力重要度前五的排序分别是:技术和业务的结合能力(77%)、完善的智能制造业务知识(66.3%)、企业智能制造架构及规划能力(56.5%)、应用信息系统或数字化工具的专业技术能力(56.3%)以及数据治理和运维能力(51.5%)。此外,企业也需要人才具备推动变革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先进技术和产业趋势的洞察能力等综合素质。
 

 
图 3 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核心要求
 
       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成为业务的多面手、技术的内参、实践的先驱者和创新的引领者。然而,现实却是“人才荒”。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人才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困难来自三个方面:智能制造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明确的智能制造岗位的定义、符合要求的人才招聘难度大,其中受到“人才储备不足”困扰的企业占比高达80.4%,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制造企业缺乏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另外,“缺乏明确的智能制造岗位的定义”、“符合要求的人才招聘难度大”、“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不清晰”等都是智能制造人才体系搭建难的主要原因。
 
 
图 4 企业智能制造人才体系建设主要难点
 
       智能制造人才缺乏导致企业无法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人才体系,从而影响了企业智能制造的推进进程。在外部引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调研数据还显示,现阶段企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还是以传统的内部培养为主,“在实践中‘传帮带’学习”占比接近80%,工作中自我提升”的也高达63.7%。此外,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完善的计划,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发现,仅有10%的企业已经制定了培养计划,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根据需要随时安排”的灵活方式。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加强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并且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实践,持续提升智能制造人才的能力水平,推动企业的智能制造进程。
 
图 5 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式
图 6 2023年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计划情况
 
       为了推进智能制造,企业需要拥有复合型、创新型和实践型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然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方式难以满足高效、高质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在高综合能力领军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部分企业通过猎头的方式引进经验丰富的智能制造领军人才,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感到迟疑,担心“替他人做嫁衣”。e-works认为,智能制造的推进是一项循环往复的长期任务,智能制造系统需要不断进化。制造企业需要多种专业、多种背景的人才通力合作,仅仅通过猎头空降“顶尖”人才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还有一定的适用性风险。同时,担心智能制造人才流失就不去培养的想法则更不可取,因为适度的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企业应当善于用人之长,人尽其才,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将带来显著的投资回报。
       根据本次调研的综合情况,我们发现企业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整体培养节奏滞后,导致企业人才与企业发展的不匹配。尽管各企业已逐步增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意识并采取行动,但鉴于智能制造的高度复杂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结构、核心能力和培养方法尚未完全认知。为有序推进人才建设工作,企业需要系统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未来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