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码智能制造人才
1、智能制造人才“五维”画像
传统生产制造与智能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智能制造过程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企业要推进智能制造的规划、实施与落地,需要跨学科、多门类的专业知识跨界融合,需要多种知识的人才通力协作。
图 7 企业智能制造人才“五维”画像
从专业维度来看,制造企业既需要在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与供应链、智能决策等各个领域具备专业素养的“专才”,也需要能够适应产业迅速变革、知识快速更新、数据海量涌现、工艺持续创新、智能高度进化环境下,具备综合性知识和领导力的“通才”。
从知识维度来看,不同的智能制造推进岗位需要不同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并需要具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沉淀以及转化的能力。
从技能维度来看,企业需要具备机械、电气、嵌入式软件、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制造工艺、工业工程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对传感器、机器人、数控系统、物联网和智能化设备进行开发与应用,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CAD、CAE、CAM、MES、ERP、SCM等核心工业软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从业务维度来看,既要知己(即懂工艺、懂业务、懂企业产品、熟业务流程、了解企业需求、深知企业痛点、明确企业问题等)又要知彼(了解新兴技术及其行业适用性、各个领域主流厂商的产品及其行业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能力的匹配度等)。
从综合素质维度来看,辨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不可或缺。
因此,企业的智能制造人才不是指几个人或几个团队,而是由多层级、多业务方向、具备不同能力要素的人员共同组成。
2、智能制造人才架构
e-works结合企业实践认为,推进智能制造,制造企业需着重培养技能人才、应用人才、推进人才、领军人才四个层级的智能制造人才,建立包括智能制造部门和业务部门人员(特别是智能制造核心相关的五大部门,即:工艺部门、规划部门、精益部门、自动化部门、数字化部门)共同搭建的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网络,从深度、广度、高度三个层次打造企业的智能制造人才梯队。
图 8 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构架
具体而言:
智能制造领军人才是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智能制造实践经验,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运营非常熟悉,从而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统筹智能制造的规划和实施。
智能制造推进人才是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中坚力量,需要在理解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熟练掌握智能制造单元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功能基础上,对各项智能制造技术的实施方法论、项目管理、数据治理等技能熟练应用,能够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协同配合,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智能制造项目实施落地。
智能制造应用人才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分别熟练掌握CAD、CAM、CAE和EDA等工具类软件和ERP、MES、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器人编程等技术,遵循PLM、ERP、CRM、SCM等核心应用软件的工作流程协同配合,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工作。
智能制造技能人才是工作在企业生产现场,熟练掌握智能装备操作的技术工人,强调一专多能,能够操作多种类型的智能装备,熟悉制造、装配、检验等工艺,具备基本的设备维护技能,能够及时在MES等系统进行报工,高级技工应掌握数控编程、机器人编程以及机械和电气知识。
其中,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需要的是专而精,其人才的培养初始在学校,实践和提升在用人单位,相对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限定,培养起来较容易。而应用人才、推进人才、领军人才这三类则不仅需要具备智能制造通用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知识和技术的融合能力、通过智能制造手段支撑企业运营的前瞻能力,以及能突破原有思维跨界寻求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培养难度较大。
3、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体系
基于多年的智能制造服务实践,e-works从基础理论知识、使能技术、生命周期和价值链、行业特点等不同角度对智能制造知识进行了凝练和梳理,总结出了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人才的综合知识体系,如下图。
图 9 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体系
智能制造人才成长和知识积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同层级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进阶关系,侧重点有所不同。e-works结合智能制造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自身实践,总结出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和各领域推进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