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背后,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较量。我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虽在低附加值的国际产业链中低端取得显著成就,但在高科技产业上,还需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详情>>2018年中国自主研发第一艘航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成功试飞,嫦娥四号月球背面首次着陆,这一系列国之重器彰显了大国实力。但中国制造业短板明显,比如缺芯问题。传统芯片制造企业及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展自主造芯运动。
详情>>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包括通信、电子元器件、芯片、终端应用的升级。从上游基站射频、基带芯片到中游网络建设网络规划设计与维护,再到下游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等企业都开始围绕5G产业的新需求加速布局。
详情>>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迎来新拐点,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5G、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品牌纷纷确立电动化、智能化为战略方向,并提出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相信2019年汽车行业发展依然可期。
详情>>多年来,中国整个电子工业一直处于“缺芯少屏”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面板行业频频破局,已让我国的“少屏”局面被打破,开启了中国高科技电子行业的新篇章。
详情>>2018年10月25日上午,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在武汉正式启动,这是目前武汉第2家、国内第9家建成运行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18年,共有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广州、武汉、沈阳、上海等地陆续启动。
详情>>近几年,我国对环保愈加重视,一系列标准及措施的执行让环保压力成为了许多制造企业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发展制造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去中国制造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及能源消耗,使其在现阶段必将遭遇“阵痛”。
详情>>201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历经数年大幅调整之后蓄力上行,砥砺归来。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实现挖机销量
20.34万台,同比增长45%,同时,起重机、混凝土机械、装载机等也保持较高增速。
面对全球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正在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搭建共赢的合作平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增值税率连续两年下调,从17%下调至16%,再降低至13%。税赋的大幅度降低,减轻了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将对企业销售策略、运营利润、现金流等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