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在华美、日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的比较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有效加强投资回报 持续支持业务改进
·有限元法在人体骨骼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
 相关新闻
·
中华网软件客户入选2007年度成长型制造企业50强
·
赛门铁克推出下一代数据保护解决方案Veritas NetBackup 6.5
·
美今起禁止航空器等20类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
·
中望精彩亮相2007中国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
·
惠普研制出粘贴型存储器
·
SINFOR SSL VPN中标矿业巨擎
 相关热贴
·招聘SAP项目经理、BW、FICO、PS、SD顾问
·[讨论]谁是中国最牛的制造业ERP供应商?
·[讨论]谁是中国最牛的制造业ERP供应商?
·谁缔造了IBM与微软的首次联姻
·2007年7月南方人才市场大型人才招聘会
·“随机8位数”的病毒清除办法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M
 
模具数控加工CAM编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发表时间:2006-7-20 刘保臣 逯晓勤   来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关键字: 
本文作者针对模具零件的特点,分析了模具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编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实际介绍了模具数控加工中CAM编程时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原则。

 

    四、刀具的切入与切出

    在模具型腔数控铣削中,由于模具型腔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多次更换不同的刀具才能完成对模具零件的加工。在粗加工时,每次加工后残留余量形成的几何形状是在变化的,在下次进刀时如果切入方式选择不当,很容易造成栽刀事故。在精加工时,切入和切出时切削条件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加工表面质量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刀具切入、切出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的CAM软件提供的切入切出方式有刀具垂直切入切出工件(Plunge)、刀具以斜线切入工件(Ramp)、刀具以螺旋轨迹下降切入工件(Spiral)、刀具通过预加工工艺孔切入工件(Entry Hole)以及圆弧切入切出工件(ARC_TANGENT)。

    其中刀具垂直切入切出工件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适用于可以从工件外部切入的凸模类工件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以及模具型腔侧壁的精加工;刀具以斜线或螺旋线切入工件常用于较软材料的粗加工;通过预加工工艺孔切入工件是凹模粗加工常用的下刀方式;圆弧切入切出工件由于可以消除接刀痕而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在粗加工型腔时,如果采用单向走刀(Zig)方式,一般CAD/CAM系统提供的切入方式是一个加工操作开始时的切入方式,并不定义在加工过程中每次的切入方式,这个问题有时是造成刀具或工件损坏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采用环切走刀方式或双向走刀方式,另一种方法是减小加工的步距(Step-over),使背吃刀量小于铣刀半径。

    五、切削参数的控制

    切削参数的选择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以及刀具耐用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CAM软件中与切削相关的参数主要有主轴转速(Spindlespeed)、进给速率(Cut feed)、刀具切入时的进给速率(Lead in feed rate)、步距宽度(Step-over)和切削深度(Step depth)等。

    1.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n = 1000 V c /πd,式中d为刀具直径(mm),Vc为切削速度(m/min)。切削速度的选择与刀具的耐用度密切相关,当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结构确定后,切削速度就成为影响刀具耐用度的最主要因素,过低或过高的切削速度都会使刀具耐用度急剧下降。在模具加工,尤其是模具的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中途换刀,以得到较高的加工质量,因此应结合刀具耐用度认真选择切削速度。

    2.进给速度与刀具切入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其计算公式为F=nzf,式中n为主轴转速(r/min),z为铣刀齿数,f为每齿进给量(mm/齿)。每齿进给量的选取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和铣刀结构。工件的硬度和强度越高,每齿进给量越小;硬质合金铣刀比同类高速钢铣刀每齿进给量要高;当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应选择较低的进给量;刀具切入进给速度应小于切削进给速度。

    3.吃刀量

    吃刀量的大小主要受机床、工件和刀具刚度的限制,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工艺要求和工艺系统刚度许可的条件下,选用尽可能大的吃刀量,以提高加工效率。为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留0.2~0.5mm的精加工余量。在粗加工时,余量的切除往往采用层切的方法,在CAM编程时,需要设置每层切削深度和最大步距宽度,而实际步距往往与工件形状有关。

    在精加工时,吃刀量的选择与表面粗糙度有关,CAM软件中通常提供有两种参数控制表面粗糙度:步距宽度(Stepover)和残留高度(Scallop)。采用步距宽度控制表面粗糙度时,步距宽度越小,表面粗糙度越小,但加工路径和加工时间会大大延长,因此步距宽度不宜设置得太小,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改变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走刀路径的方法(二者成正交关系)改善表面质量;采用残留高度控制表面粗糙度时,步距宽度会依据工件形状自动调整。

    六、其他参数
   
    在模具数控加工编程中,除以上参数的设定外,还有诸如工件坐标系(Work Coordinate)、刀具快速运动平面(Rapid Plane)、加工安全平面(Clearance Plane)、加工余量参数(Allowance)以及后置处理参数等的设定。工件坐标系的设定一般应与工件的工艺基准相重合;刀具快速运动平面和加工安全平面的选择应结合工件形状和夹具结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空刀行程;加工余量的选择不宜过小或过大,过小容易造成粗加工时的过切,过大则会影响精加工质量;后置处理参数应结合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特点来设定。总之,模具零件数控编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只有正确理解以上工艺参数,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加工程序,加工出高质量的模具零件。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陈沁